【护健甄选】天天刷牙,为啥还口臭?可能是这些疾病的信号……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你中午是不是吃大蒜了?”
“啊?!没有呀!”
“我这有口香糖,你要不要吃?”
这种尴尬的对话,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有没有经历过?
没错,造成这种大型“社死”现场的就是口臭!
不过,相信大家都很疑惑:明明每天都会刷牙,为啥还会口臭?是身体出问题了吗?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一难题?一起来看。
口臭并非是单一的臭味,是口气或口腔异味的统称。
如何得知自己有口臭呢?可以通过口含塑料或不锈钢汤匙时闻它自测试检查有无口臭。
造成口臭的原因非常复杂,通常是身体出现了健康问题导致的。通过气味的不同,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相关疾病。
有些味重则病重,两者虽不成比例,但密切相关:
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患者可呼出腐烂臭肉气味;
幽门螺杆菌感染、急性或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可呼出酸臭气味;
幽门梗阻、晚期胃癌患者可呼出臭鸭蛋气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可呼出丙酮气味;
尿毒症、肾衰竭患者可呼出烂苹果或像粪便味的类氨味或尿气味;
肝硬化等肝病患者可呼出伤口腐败或泥沼气味;
梅毒患者可呼出恶臭气味。
先简单说说熏人味道的来源。引起口臭的原因很多,包括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
以下这些疾病可能会引发口臭:
口腔疾病
鼻咽喉疾病
呼吸道疾病
胃肠道疾病
全身性疾病
肿瘤
吸烟、饮酒、喝咖啡以及经常吃葱、洋葱、大蒜、韭菜等辛辣刺激食物;
嗜好进食味道浓烈的榴莲、臭豆腐、臭鸡蛋等某些特殊饮食习惯;
饮水过少、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熬夜、节食减肥等生活方式。
以上行为均因重味道残留口腔,舌表面积大、微小凹凸极其多、不平,或因细菌、口腔黏膜脱落上皮、食物残渣等的滞留,形成舌苔菌斑增多、增厚,有利于厌氧菌生长,或因饮食过少,口中唾液分泌量减少、缺乏,而致口腔抑菌及自洁能力减弱,继而革兰氏阴性菌增加,引发口臭。
乙醇、利尿剂、镇静剂、抗组胺药、锂盐等药物因药物作用或代谢等不同途径因素也会间接引发口臭。
清新剂,如漱口剂、喷雾,或是嚼茶叶、口香糖、砂仁、白蔻仁、含薄荷片等,只能起到特殊情况临时掩盖口臭,治标不治本。
有口臭的人,不要自卑。有的口臭是病,有的口臭不是病。
若是疾病引起的口臭,请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针对性治疗,或通过心理咨询来得到改善;若不是疾病引起的口臭,可以通过调节生活方式、保持情绪平稳来改善和缓解。
分餐制
吃完饭或喝完饮料及时漱口 用18~37℃清水或茶水用力漱口(含满口中龇牙,鼓腮用力施压,用舌头挤压口中水),直到吐出漱口水为清水时(将清水从牙间隙滋射出);
勤轻叩齿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唾液分泌量。这样可去除残留在口腔中绝大多数食物残渣和细菌,防止滋生细菌和产生牙垢,预防口臭。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护健甄选”的护理资讯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护健甄选”,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来源:科普中国
撰稿:杨师 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副研究员
转载版式编辑:张梦佳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