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甄选】靶心只有0.5毫米!杨倩夺首金的10米气步枪有多难?原来人的视力极限是……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2021年7月24日,中国“00后”小将杨倩,在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夺得奥运首金!


一时间,全国沸腾,众人欢呼


图源:人民日报



奥运首金10米气步枪有多难呢?





枪没有放大镜,靶纸1环直径仅有45.5毫米,最高的10.9环的靶心直径只有0.5 毫米,在放到10米外……根本看不清……


对此,网友们深感震惊,纷纷表示:啥也不说了,就是大写的“服”!




与此同时,好奇的朋友也会有这样的问题:那么,人的视力极限是多少?近视眼可以练射击吗?近视术后还能参加什么运动?


接下来,就给大家好好科普一下!





人的视力极限是多少?

 

人眼是个高级器官,除了拥有透明的屈光介质:角膜、晶状体等,也拥有高级的视网膜。


需要知道的是,人眼存在一定的像差。像差分为低价和高阶,低价像差比如近视、远视、散光;高阶像差比如慧差等。像差的存在造成人眼的不完美,因此,正常人眼的最佳视力基本在1.0~1.5,2.0的视力也比较少见。





网上流传着很多“人的视力极限是多少米”的说法,而这其实都是不准确的。


人眼在正视状态下,理论上可以看到无限远的物体。但是,要看得见物体还涉及到几个问题:


首先视线前方有没有遮挡,如果有遮挡,观察的物体则无法在眼内成像;其次,是否有足够的光线进入眼内。只要光线充足,再远的事物,比如月亮、星星,我们也都能看得到。


虽然远的能看得见,但还不一定看得清。因为视力和视角有关。视力=1/两眼能够分辨的最小物的视角。视角越小,代表眼睛能够分辨的两物点的最小距离越小,也就是视力越好。


如果两物点的最小距离无法引起两相隔视细胞的兴奋,人眼就看不清物体。就好比奥运会10米气步枪项目,射击的靶心直径足够微小,那我们就会看不清。





 


人一出生就是远视?

 

大多数人生下来都是远视,眼球相对来说比较小,眼轴也比成年人短,随着年龄增加,身体慢慢发育后,眼轴逐渐增长,由远视变为正视。


如果后天用眼不当,用眼过度,人眼可能会由正视逐渐过度到近视,甚至高度近视,此时的眼轴长度也会随着变长。


当然,也有人生下来是近视或者高度近视,原因很多,可能是屈光介质曲率比较大,或者眼轴比较长。




导致近视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近视的病因尚不明确。


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是会遗传的。父母双方近视或者单方近视的儿童患近视的概率要比父母均无近视的儿童高。也有报道指出,父母生育年龄大的儿童,发生近视的速度快。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被认为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工作、学习时如果用眼过度,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就会导致睫状肌痉挛,形成调节性近视。


时间长了,睫状肌功能下降,出现调节滞后,导致眼通过加倍的辐辏反射以弥补代偿,眼外肌紧张加倍压迫眼球,致眼压上升,引起眼轴延长,形成轴性近视。


生活环境如室内照明、学业压力、用眼环境改变、喜吃甜食、睡眠作息不规律、户外活动时间少、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等,都会对近视的发生与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近视眼可以练射击吗?

 

近视眼是可以练习射击的。


射击需要人眼、手的协调和平衡,以及反复的训练经验。尤其是眼的三级视功能:同时视、融合功能、立体视特别重要。




做完近视手术,还能参加什么运动?

 

如今,很多近视患者在满足近视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选择手术摘镜。


目前,最流行的就是近视激光手术。手术分为半飞秒和全飞秒手术,相对来说全飞秒手术切口小(只有2毫米),更适合运动类的近视患者。




一般来说,近视术后1周后可以进行一般的体育运动,如跑步、瑜伽等。1个月内不能游泳,3个月内不能进行剧烈运动,1年内不能潜水。近视手术术后时间长了,很多活动都可以参加了,如乒乓球、羽毛球、射击、跳水等。


而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较长,视网膜变性脱离的概率较高,即使在做完手术后,也不建议剧烈运动,如蹦极、跳伞等。




如何保护视力?

 

注意用眼卫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不要过度用眼,尤其是长时间、近距离学习、工作。


儿童、青少年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建议建立屈光档案,定期眼科检查。



避免熬夜、睡眠不良以及过度食用甜食。


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疾病的患者,建议定期检查眼底。


高度近视患者建议定期检查视网膜,有视网膜变性等及时激光预防,平时生活中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不要抽烟,远离紫外线,避免眼外伤。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护健甄选”的护理资讯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护健甄选”,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来源:科普中国

撰稿:许琦彬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副主任

转载版式编辑:张梦佳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