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甄选】高血压来的毫无征兆?医生忠告:这几类人群尤其要注意!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
答案是高血压。
高血压以总患病人数2.7亿之多,高居慢性病榜首。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可以说是很高了。
但有人说,只是血压高点,也没啥自觉症状,有必要吃药吗?是不是一吃药就得终身用药?
血压高就是高血压吗?两者有什么区别?事情没那么简单。
我们通常所指的“高血压”,在医学上叫做高血压病,特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
而只是血压升高的话,要考虑很多问题。比如是因为其他疾病的影响,那这种就是继发性高血压,要治疗引起血压高的疾病本身,而不只是降压。
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包括: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病、心血管疾病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前两者。肾脏疾病,如各种急慢性肾炎、肾血管狭窄等;内分泌疾病最常见的是肾上腺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等。
也就是说,只有逐一排查完毕,确定没有其他原因,才能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
值得注意的是,患病多年的高血压患者如果突然降至正常范围或以下,且排除服用降压药、原发疾病等因素外,则很可能是出现了心梗、心力衰竭、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毒性心肌炎等情况。
是不是每个高血压的人都应该做一遍全身检查,以防遗漏了其他疾病?
也不是。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类人群:
中、重度高血压;
40岁以下的高血压,尤其是青少年高血压;
有明显伴随症状的高血压,如头痛、心悸、烦渴、多尿、血尿等;
血压突然急剧升高,血压波动明显;
有诱因的高血压,比如在发热“感冒”后出现血压高;
一般降压药效果很差的高血压,或治疗期间中曾控制良好但近期血压又明显升高;
伴有明显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如很快出现心脑血管、眼底病变、尿蛋白等并发症。
高血压会遗传吗?
高血压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但是,有很多因素与高血压有关。比如,遗传、年龄、超重/肥胖、高盐摄入、吸烟、过量饮酒、运动量不足、长期精神紧张、空气污染等。
个体具有的危险因素越多,程度越严重,患病风险越大。
常常有人说:我的血压是遗传的,没办法。其实,这是对“遗传”的误解。
高血压确实有遗传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遗传。只是说,同等情况下,如果父母患有高血压,子女的患病几率比正常人可能要高一些。
而后天因素,肥胖、压力、高盐饮食等综合相加,比遗传重要得多。
除了少数血压特别高或急剧增高的情况,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是没有感觉的。所以,高血压也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没有感觉,是大部分慢性病的特点之一。如糖尿病、高血脂、骨质疏松、高尿酸等。
高血压引起的损害后果,就是血管受损。通俗地说,血管和普通的水管一样,长期过高的压力作用于管道,轻者寿命缩短,重则“爆管”。
由于血管是全身分布的,所以,高血压的并发症也可能是全身性的。最常见的是心脏的冠状动脉受损,形成冠心病的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受损,造成脑梗死或者脑出血;肾脏血管受损,造成肾功能不全。此外,眼底血管受损,会造成视网膜出血,甚至失明。
所以,高血压不能靠“感觉”,否则,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
患者在诊断高血压后,首先要寻找自己是否有不当的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缺少运动、肥胖超重、精神紧张等。
如果有,先努力纠正这些不良因素。轻度高血压,通过纠正这些因素就可以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中、重度高血压,在做好这些的基础上再考虑规范服用降压药。
有些患者不愿意服药,担心“吃上了,就会终生服药”。虽然大部分患者确实是需要终生服药的。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你吃了药而导致的“依赖”。
也有不少人担心药物会有副作用,其实,目前常用的降压药多达数十种,在医生指导下选对药物,完全可以避免副作用。
所以说,谈药色变,真是大可不必。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护健甄选”的护理资讯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护健甄选”,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来源:科普中国
撰稿:郑彦平 烟台业达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
转载版式编辑:朱晓珺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