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甄选】粽叶越绿,粽子越新鲜?吃粽子,有哪些注意事项?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这几天是端午小长假,见面往往问一句:您吃粽子了吗?


说到粽子,形状不仅越来越多,三角粽、长粽,甚至就连口味也是甜粽、咸粽、清水粽样样俱全……



通过上网搜索发现,关于粽子的说法还真不少。


一年一次端午节,吃粽子可以无限量?

粽叶越绿,证明粽子越新鲜?

糖尿病患者,一点粽子都不能吃?


有一小撮人,每一样都想吃点,根本停不下来。

粽子真的可以随意吃?


下面就来一起说说粽子的那些事儿,看完了吃的更放心……





粽叶越绿,粽子越新鲜?


很多人在购买粽子时,总觉得粽叶越绿,粽子越新鲜,那真是这样吗?


但其实,恰恰相反,颜色过于诱人的粽子反而容易存在安全问题。



正常绿色的粽子颜色主要来源于其中的叶绿素,但叶绿素又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色素物质,容易受到外界温度、氧气的影响,其中所含的镁离子很容易丧失,从而就会使得粽叶颜色变为褐色,甚至越来越浅。


对于颜色特别翠绿的粽子,很可能是使用工业硫酸铜或工业氧化铜进行了染色,而这些都属于“非法添加物”,摄入后很容易增加身体的健康隐患。


所以,买粽子千万不要只看外表,切记不要过分追求颜色的鲜绿度。

 



糖尿病人群,一点粽子都不能吃?


网上有种说法,“糖尿病人群不可以吃粽子”。


但真相是,糖尿病人群并不是一点都不能吃。


粽子,确实是一种高GI(升糖指数)食物,但任何食物产生作用都不能忽视“食用量”。


因此,糖尿病人群少量食用(尝味)和选对食用时间对于血糖并没有太大影响


另外,要合理选择馅料,避免食用以枣泥、红枣为馅料的粽子。


所以,对于糖尿病人群,单日食用量不建议超过50克,尽量选择“五谷杂粮粽”,分次食用,同餐要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量。



那健康的成年人就可以随意吃吗?


当然不是!


因为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本身不易消化,食用太多会增加腹胀、烧心等问题的发生风险。


另外,粽子本含有不少的糖和脂肪,吃太多会导致身体能量过剩,增加肥胖的患病几率。


再者,粽子属于“营养较为单一”的食物,碳水化合物含量充足,但缺乏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食用价值不高,过量食用反而会增加身体负担。


所以,粽子,适量尝尝就可以了。

 



吃粽子,会阻碍伤口愈合?


网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粽子是由糯米制作而成的,而糯米黏性很大,食用后会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甚至会让伤口变黑、变丑。


其实,糯米和其他谷类食物一样,在消化过程中会水解生成葡萄糖,为机体供能,整个过程中和伤口感染不存在任何“交集”。


综上所述,吃粽子并不会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和恢复。




吃粽子,有哪些注意事项?


合理选择粽子


尽量选择“少油、低热量的小粽子”降低给身体带来的负担。


甜粽,可以吃,但建议选“能量低且无添加的小粽”。


咸粽,建议偏向鱼虾肉、禽瘦肉等制作而成的粽子,不建议食用香肠粽、腊肉粽等加工肉食品粽子。


吃粽子不一定要选糯米粽子,更建议选择“五谷粗杂粮粽”,富含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还可以延缓血糖的升高,更利于控能和减肥。


粽子一定要加热熟透再吃


粽子变凉后会更难消化,所以,一定要趁热食用。



吃粽子,选对时间,更要限量


建议食用小粽(50克左右),正常人单日摄入量不建议超过3个,特殊人群更要减量。


最好在午餐食用粽子,减少同餐主食的摄入量,同时搭配蔬菜、豆类食品,增强肠道蠕动,促进代谢。


空腹和睡觉之前,不建议吃粽子


无论是空腹还是睡前(3小时内),都不建议食用粽子。



不仅会给胃肠增加负担,还会增加反酸、烧心、肥胖等问题的发生风险,夜晚食用会影响睡眠。



粽子可以吃

选对时间、一定要煮熟

但千万别贪嘴!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护健甄选”的护理资讯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护健甄选”,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来源:科普中国

审稿:刘少伟 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

撰稿:王思露 国家HACCP食品体系内部审核员、高级食品检验师

转载版式编辑:张梦佳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