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甄选】千万不要用勺子吃冰西瓜,不然你会……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枯藤老树昏鸦,空调 WiFi 西瓜。夏天最爽的事莫过于此。


但大家发现没:同样是吃瓜,当你把它冰镇后再用勺子挖着吃,就会有一个明显的坏处——

 


一不小心

就吃多了!


吃切成块的常温西瓜时,两三块就让人没了兴趣。


可一旦它被冷藏后再用勺子挖着吃,我们一定会一勺,一勺,又一勺……不知不觉就吃掉半个瓜。


同样是西瓜,为啥冰镇一下再用勺子挖,就会让人吃得更多呢?


通过我们深入、严谨的分析,终于得到了答案:原来用勺子吃冰西瓜,真的会更好吃!并且,顺便还帮你总结了下怎么让瓜尝起来更甜的技术要点~





冰西瓜更甜



说到西瓜,常常会想到一个词——甜。


别看西瓜吃起来很甜,但它的含糖量其实不高,大概只有 7% 左右,比常常用来减肥的苹果还低。


「糖不多却很甜」的秘密,就在于西瓜的糖分不一般。


西瓜中的糖,种类很丰富: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果糖,占所有糖分的 54%。而它有一个优势:比其他糖更甜!


西瓜里的糖

数据来源:usda 网站


专业上把蔗糖的甜度定为 1.0,葡萄糖是 0.7,麦芽糖为 0.4,果糖则是 1.2(不同文献给出的数值有所差异,但都大于 1),从甜度上也超越了其他糖。


除了原本就很甜之外,果糖还有一个特点:温度越低会越甜。


室温状态下,果糖的甜度约为蔗糖的 1.2 倍,只是略微甜了一点点。


但如果冰镇到 0 ℃,那果糖的甜度会升高到蔗糖的 1.5 倍左右。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这就意味着——经过冰镇的西瓜,尤其是冰镇到 0℃ 的西瓜,确实吃起来更甜。这个夏天,冰镇西瓜都快点给我买起来!


再偷偷告诉大家一些小秘密:


除了西瓜,还有很多水果也含有丰富的果糖,有着「越冰越甜」的特点,比如梨、葡萄、苹果、香蕉、草莓、芒果……放进冰箱冻一冻,快乐立马加倍~


甚至很多饮料,也会利用果糖的这个特点,比如风靡全球的可乐,使用的就是果葡糖浆(果糖和葡萄糖)。如果可乐不冰镇一下,那喝起来也是没有灵魂的。


图片来源:giphy.com


话说回来,作为一个追求完美的顶级吃货,仅仅是冰镇带来的甜……还不够!


为了能长久拥有甜蜜加倍的豪华享受,把一个普通西瓜都吃出宇宙超级无敌甜西瓜的感觉,我们更推荐你开启「甜蜜加乘」的第二步——用勺吃。





用勺子挖着吃更甜


推荐你拿勺子吃,不光是因为这样爽,更是因为:用勺子挖,可能会让西瓜尝起来更甜!


看到这张图,你会想到什么食物?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饼干,戚风蛋糕,或是马卡龙?总之,想到的大多都是甜甜的。


受这个现象的启发,有群心理学家决定探究一下:既然圆形和甜的关系这么密切,会不会,只要看到圆,就让人觉得食物更甜了?


他们招募了一群年轻力壮、味觉灵敏 21~23 岁的志愿者,试图通过让他们看了不同形状后,再品尝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并回答:甜或不甜,来发现:圆形是不是真的会让食物尝起来更甜。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屏幕上挨个播放的形状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结果发现,在看形状前,大家需要品尝 3.9% 的蔗糖溶液才可以尝到甜味,而在观看了圆形和椭圆形的图像后,只需品尝 3.1% 浓度的溶液就可以尝到甜味。


简单来说就是:看完圆形和椭圆形后,人对甜味更敏感,进一步就觉得食物更甜了。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在吃被切成块的西瓜时,常常吃两三块就会失去兴趣,而用勺子挖时,却能一勺一勺又一勺,不知不觉就掏空一整个瓜。


综上所述,朋友们,如果你喜欢用勺子挖冰西瓜吃,那其实已经在无意中掌握了西瓜最美味的顶级吃法。




参考文献


1. Shallenberger R.S., 1993. Taste chemistry. United State: Springer. 613pp.

2. Carlos V., Eric J. B., Tiffany L., Fernando M. 2018. The shape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cept of ‘sweet and sour’ foods.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250-257.

3. Pei L., Soumyajit R., Meng-Ling C., Gen-Hua Z., 2013. Visual influence of shapes and semantic familiarity on human sweet sensitivity.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42-47.

4.美国食物成分表:https://fdc.nal.usda.gov/




—  版权声明  —


审稿:云无心 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丁若水 苏州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

撰稿:曹振宇 爱尔兰国立大学 食品化学博士



以上内容授权转载自丁香医生(DingXiangYiSheng),二次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WeChat:DingDangDXYS。
有温度、有知识、有态度。丁香医生,新一代大众健康品牌。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