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图文】关于心脏起搏器你该知道哪些事?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武筱燕(1982—)女,护师,本科,上海市同济医院心内科护士,主要从事心内科临床护理。


我们常说心脏是一个“泵”,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心脏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才能推动和维持血液的不断循环,保证体内的血液供应。而维持心脏节律性搏动的结构称为心脏传导系统,是由特化的心肌纤维构成,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左右束支,其中窦房结是心跳的起搏点。也就是说,如果窦房结出现问题,那么心脏搏动就乱了套了,这时候就需要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来帮助我们恢复正常的心脏搏动。


本期“护健图文”栏目,我们邀请了上海市同济医院心内科护士武筱燕,为我们讲讲关于心脏起搏器的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起搏器是什么?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1958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起搏器制造技术和工艺快速发展,功能日趋完善。



什么情况下需要植入起搏器?

当心脏传导系统发送故障,心脏泵出的血液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出现乏力、头晕、一过性意识丧失并且威胁到生命者,都应该安装起搏器。

最常见的适应症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恶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



起搏器植入术

起搏器植入术前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化验 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检查 心电图、胸片、心超和动态心电图。

一般来说,这些在住院前或者住院后2~3天就可以完成了。护士会向你介绍手术基本过程、术中如何配合,还会为你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训练床上大小便等。医生会停用抗凝药物,并和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告诉他们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的风险。一切就绪,放轻松,保证良好的睡眠和休息。总的来说,完善的术前准备可以使手术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手术是局部麻醉,不需要开胸,手术的时间通常在1小时左右。手术顺利完成后,根据电极的安装特点,患者需要在床上平睡1~3天,术侧的肢体不宜过度活动,也不要用力咳嗽,以防电极脱位、伤口出血。



起搏器术后保健

起搏器术后患者日常该如何自我保健呢?

① 明确起搏器的设置频率及使用的年限。

② 每天测量心率,如果低于起搏器预设频率的10%或再次出现安装起搏器前的症状就要及时就诊。

③ 起搏器的复印件要随身携带,便于出现紧急情况时为诊治提供信息。

④ 保持起搏器部位皮肤的清洁、干燥。洗澡时,避免用力搓洗安装部位皮肤。衣服要宽松,防止摩擦。不要撞击伤口,避免提拉重物。

⑤ 日常生活中应该远离高压电或有磁场源的设备,例如不能做磁共振检查,家用电器一般不受影响,如在使用过程中感觉心跳改变,应立即离开现场,一般起搏器会恢复正常。打电话的时候,选择健侧耳边听。外出乘坐飞机时,请及时出示起搏器植入证明,可以免过安检,在国外也同样有效。

⑥ 定期复查,了解起搏器的功能、带动情况;了解起搏器的电极位置;检查起搏器电源情况;检查起搏器埋植处皮肤有无发炎等。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心脏病”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心脏病”,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哦!赶快动手试试吧!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审阅:庹焱

文字编辑:朱晓珺

版式编辑:朱晓珺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