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图文】新晋爸妈必看!新生儿有哪些生理特点?(下)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龚燕君(1984—)女,护师,大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产科护士,主要从事新生儿临床护理。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宝宝刚刚从温暖的子宫来到外界,会有一些过度期的特殊症状,例如生理性黄疸、体重下降等,爸爸妈妈不用太紧张。
本期“护健图文”栏目,我们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产科护士龚燕君,继续为我们讲讲关于新生儿的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生理性体重下降
宝宝出生后2~4天体重会下降,这是因为最初几天进食量较少,随着皮肤及呼吸时肺部排出的水分和大小便的排出相对较多,但下降范围一般不超过10%,4天后随着奶量的增大,进食增加,体重开始回升,7~10天恢复到出生时水平。
生理性黄疸
宝宝出生2~3天,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是由于新生儿出生后体内红细胞破坏增加,产生大量间接胆红素,而肝脏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不能使间接胆红素全部结合成直接胆红素,排除体外,导致高胆红素。
生理性乳腺肿大
在生后3~5天,乳房肿大如蚕豆大小,有的还可出现乳汁,男女宝宝都会出现,这是受妈妈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和生乳素的影响,约2~3周消退,切不可进行挤压、按摩,除了给宝宝带来痛苦,还会发生乳腺炎,甚至病菌扩散全身,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
假月经和白带
少数女宝宝出生后5~7天可从阴道流出少量血液或者白色分泌物,这是受妈妈体内雌激素的影响,持续1~2天自行停止,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出血量较多,持续时间较长,则要就医。
生理性脱皮
宝宝出生几天后,稚嫩的皮肤开始脱皮,像涂了一层浆糊,干裂开来,这是新生儿的皮肤新陈代谢快,旧的上皮细胞脱落,新的上皮细胞生成。
夜啼
哭是新生儿的一种本能反应,也是一种运动,可以促进肺的发育,所以不一定哭就是生病不舒服了。由于出生后对环境不适应,新生儿不分黑夜和白天,往往白天安睡,夜间啼哭,和大人生物钟正好相反,而让大人误认为是生病而出现夜啼的特殊现象。可以在白天适当逗醒宝宝,保持充足的光线,不要抱不离手。夜间睡前喂饱,环境安静,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长,啼哭会日渐好转。
新生儿惊跳
宝宝在听到响声后肢体会快速抖动几下,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大脑皮质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外界响声从听神经传入大脑神经中枢时,神经冲动可同时波及其他控制四肢肌肉的神经纤维,引起四肢肌肉的抖动,强刺激下可有双手向上张开,又很快缩回,甚至会啼哭几声,这是拥抱反射,属正常现象。但如果发现新生儿有两眼凝视、震颤,或不断眨眼,口部反复地做咀嚼、吸吮动作,呼吸不规则并伴皮肤青紫、面部肌肉抽动,这是新生儿惊厥,需要及时就医。
新生宝宝抵抗力差,生理发育尚不完善,但大多宝宝是健康的,新手父母不必过度紧张,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尽情享受美好的亲子时光吧,您微笑的面容、亲昵的话语、欢快的情绪面对和感染宝宝,他也会以天使的微笑回报你,即使偶尔变身一下小恶魔,那也是宝宝和你开的一个小小玩笑,请尽情表达你们的爱吧!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新生儿”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新生儿”,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哦!赶快动手试试吧!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编辑:朱晓珺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