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图文】糖尿病饮食五大误区,小心别掉坑!
作者简介
施佳赟(1982—)女,主管护师,本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特需病房护士,主要从事全科临床护理。
引言
误区1 饮食疗法就是主食吃得越少越好
长时间进食低糖食品,易导致患者的营养障碍,使患者日渐疲乏、消瘦、身体免疫力下降,不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有些患者认为糖尿病饮食治疗是以控制主食摄入量来达到控制血糖升高的目的,饭吃的越少对血糖控制的越好,他们一日三餐只控制主食的摄入,甚至常年每餐只吃半两到一两主食。
分析 这种认识不正确。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这表明不仅主食的量要控制,副食的量同样也需要控制,不能因为副食含糖少,就随意多吃。副食中如肉、蛋、奶等虽然含糖量不高,却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可转变成葡萄糖,此过程对于糖尿病患者尤为活跃,因此多食也会升高血糖。1克碳水化合物产4千卡热量,1克蛋白质也产4千卡热量,而1克脂肪可产9千卡热量。如果不吃主食或进食过少可能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是由于主食摄入不足,人体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从而使体内蛋白质、脂肪过量分解,导致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二是由于认为自己已经控制了饮食量,从而对副食放松警惕,使每日总热量远远超过控制范围,而且脂肪摄入过多也易引起高脂血症及心脑血管疾病,最终导致饮食控制失败。
建议 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主要是指控制摄入食物所产生的总热量与含热量较高的脂肪。一般来说,每日主食摄入量不应少于150克。
误区2 不需要限制粗粮
有些患者认为膳食纤维对控制血糖有利,因此每天只吃粗粮或吃很多粗粮。
分析 这种认识不正确。第一,粗粮也是粮食,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与细粮没有明显差别,不加以限制,也会导致总热量的摄入超标,不利血糖控制。第二,粗粮含有的膳食纤维确实具有辅助降血糖、降血脂以及通便等功效,但是如果只吃粗粮,就有可能增加胃肠道的负担,还会影响微量营养素的吸收,长此下去会造成营养不良。
建议 遵循粗细搭配的大原则,在总热量范围内计算好主食量,粗粮可占到主食总量的1/3左右。
误区3 甜食不能吃,不甜的食物可以多吃
有些患者认为水果是甜的,吃了会引起血糖升高,因此患糖尿病后对任何水果从此不再问津。而不甜的食物就放开吃。
分析 有些多糖类食物如淀粉,虽然没有甜味,消化之后却会分解成葡萄糖,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
建议 只要保证合理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甜食也可以适量吃一点。在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的前提下,患者可以选择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的水果作为加餐。
误区4 用药/胰岛素后就不需要控制饮食了
有些患者认为,吃药或打胰岛素可以抵消摄入食物引起的血糖升高,因此不用去控制饮食了。
分析 这种认识不正确。第一,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为了血糖控制平稳,使用量必须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如果不控制饮食,每天的每顿饭吃的食物种类和数量都不一样,血糖势必会更加不稳定。第二,胰岛素按作用峰值和起效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效、中效、长效以及混合剂型,注射胰岛素必须与进餐时间密切配合,否则容易导致更为严重的低血糖。因此,定时定量进餐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很重要。
建议 无论您用的是降糖药还是胰岛素,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都需要建立在合理饮食的基础上,因此需要专业医务人员给您制订个性化的饮食控制方案,才能有效控制好血糖水平。
误区五5 豆制品可以多吃
糖尿病的发病通常会合并肾病,而摄入大量的蛋白质会给肾脏带来很大负担,甚至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不能盲目多吃豆制品,以免加重病情。
推荐阅读
护健图文 | 糖尿病饮食五大误区,小心别掉坑!
护健图文 | 糖尿病患者可以喝什么饮品?
护健图文 | 糖尿病患者可以喝牛奶吗?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糖尿病”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糖尿病”,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哦!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编辑:朱晓珺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