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图文】合理运动,改善帕金森患者活动能力
作者简介
龚海燕(1969—)女,主管护师,本科,上海市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上海市护理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成员,主要从事神经内科及神经介入护理管理。
引言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最主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临床表现
众说周知,困扰着帕金森患者的经典的四大运动症状,即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这些运动症状导致患者活动能力下降及跌倒风险增加,其中姿势平衡障碍是主要原因。有研究显示,27%的帕金森患者在发病后的10年内会因跌倒而发生髋部骨折,从而导致伤残、死亡,增加经济负担及跌倒恐惧。因此帕金森患者的的安全问题不可忽视,加强对帕金森患者跌倒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采用运动锻炼的方法,恢复患者身体的平衡稳定,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跌倒风险已迫在眉睫!
运动疗法
太极拳在运动之中是很不错的运动项目,从古至今也是中国人流传的“功夫”,它对于帕金森患者而言更是一种极佳的锻炼项目,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协调能力,帮助患者恢复平衡稳定,增强肌肉力量及动作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采用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 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每次训练之前先做1分钟热身运动,之后会扎3个维持在1分钟的马步和左右弓步练习,随后开始训练。
训练分为3 组动作:
A组动作 起势、野马分鬃、倒卷肱、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双峰贯耳、闪通臂、十字手,收势(作用:双下肢的重心转换,锻炼双下肢的力量)。
B组动作 白鹤亮翅、手挥琵琶、高探马、右蹬腿、转身左蹬腿、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海底针(作用:单腿平衡的训练)。
C组动作 搂膝拗步、单鞭、云手、单鞭、右玉女穿梭、左玉女穿梭、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作用:上下肢的整体协调性的训练,通过上肢和下肢动作上的复杂变化来促进患者协调性)。
通过太极拳锻炼使帕金森患者行走时步幅增宽,改变“小碎步”症状,降低跌倒发生的风险;也可以让患者身体的血液循环更加流畅,帮助患者更好的调理身体,对疾病的控制也有很大帮助。此项研究已被纳入2014年美国帕金森治疗指南。
除了太极拳之外,其他一些运动也有利于帕金森患者,例如散步、徒步或慢跑;球类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壁球;瑜伽;户外骑自行车;跳舞;有氧课程; 健步走(甩动臂膀大步走);游泳等。
得了帕金森病,除了坚持药物治疗以外,患者应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坚强的意志,有计划、有目的地认真进行运动锻炼,避免跌倒的发生,提高日常活动能力,有效地抗击帕金森病。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帕金森”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帕金森”,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哦!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上海市同济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编辑:朱晓珺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