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图文】如何更安全有效输液,妈妈再也不用担心!
作者简介
彭菊艳(1984—)女,护师,大专,上海市儿童医院急诊科护理带教,主要从事急诊护理。
引言
钢针 or 留置针
钢针是传统的输液器具,它是外周静脉输液一次性的头皮钢针,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穿刺部位的轻微活动针头容易刺破血管渗液至皮下组织致穿刺部位肿胀;另外钢针穿刺对血管的损伤大,并发症多;容易发生静脉炎;导致治疗后期无血管可供选择;针刺伤概率增加。
留置针诞生于1962年,德国一家公司发明了第一支留置针。80年代初,静脉留置针进入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90年代,开放式留置针率先进入中国手术室。留置针核心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套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使用时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治疗。
留置针的优势
目前浅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现在很多儿科都使用了安全型留置针,留置针输液接头为正压接头,全程做到无针输液,杜绝了针刺伤发生。安全型留置针尤其对婴幼儿适用。因此临床上留置针逐渐取代了钢针。留置针安全、舒适,让输液变得不再可怕。它具有:避免反复穿刺,减轻患儿痛苦;导管柔软,在血管中呈漂浮状态,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和损伤;输液期间,无需限制活动,使宝宝更舒适等优点。
注意事项
选择了留置针之后是不是无后顾之忧了呢?很多家长认为给宝宝用了安全留置针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调皮好动是每位宝宝的天性,我们让他像大人那样小心翼翼维护,他们是做不到的。所以宝爸宝妈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做到以下注意事项:
切勿用力扭曲或外力牵拉留置针(宝宝可以做轻微活动,如翻书、搭积木;小伙伴之间不能互相拉扯,推搡,幼儿园的宝宝完全可以带着留置针,做到轻柔对待就可以啦)
保持敷贴干燥,勿接触到水(留置针处由透明敷贴和纸质胶带固定,宝宝注意不可直接接触水,不可以洗手哦,用毛巾擦手即可。如果不小心碰到水了,及时擦干,并观察胶带有无松脱)
不要随意转动软管及正压接头处(宝宝不可用手转动接头,不可啃咬接头哦;针对6~9个月的宝宝喜欢吃手,建议护士选择头皮静脉;小于3岁的宝宝可用丝袜包裹留置针部位)
留置软管的一侧肢体不要剧烈运动,不能提重物(宝宝在家可以拿本书阅读、画画、做作业、吃饭。不可剧烈活动包括打球、拍球、端盘子、提水桶、提购物袋等)
那么除了时刻关注宝宝,爸爸妈妈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由于肌肉收缩,留置管内出现少许回血是正常现象(留置管内相对无菌环境,不会造成感染,家长不必担心)
睡觉的时候避免压迫穿刺一侧的肢体(睡觉时,留置针穿刺的一侧手臂自然放置,不可压在身体下面)
若穿刺静脉处发红疼痛,请立即来医院检查(如果发现穿刺点沿静脉方向出现大片的发红,请来医院检查)
洗澡时,用保鲜膜缠绕透明贴膜处(洗澡时,宝爸宝妈注意宝宝的手不能碰到水,可以抬举手也可用保鲜膜包裹严实,总之保持敷贴干燥)
给宝贝换衣服时,使用袜子包裹软管外部,以避免牵拉(穿衣服时,宝爸宝妈们可以先穿留置针一侧的手臂;脱衣服时先脱未留置静脉一侧的手臂,再脱留置针一侧的手臂)
在家期间,发生留置针意外脱落,可立即用创可贴按压针眼处3~5分钟。(在家中,如果宝宝不慎将软管拔出,不要惊慌,用棉签或创可贴按压不出血即可。个别宝爸宝妈认为针在哪里?会不会滞留在血管内,其实啊早在穿刺成功后就拔出了不锈钢针芯,仅仅是柔软的套管留在了血管内)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儿童”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儿童”,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哦!赶快动手试试吧!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上海市儿童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编辑:朱晓珺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