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海护航】游戏成瘾竟是一种"精神疾病",很多人毫不知情……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一到周末

不用上班

真的是太开心了

终于可以玩!游!戏!了!


图片来源:网络


有人用手机玩↓↓↓


图片来源:网络


也有人用电脑玩↓↓↓


图片来源:网络


土豪则是这样玩↓↓↓


图片来源:网络


这么玩游戏的可能是技术宅↓↓↓


图片来源:网络


还有玩着玩着游戏“翻车”的

让我们心疼这个孩子1秒↓↓↓


图片来源:网络


等一下

翻车只是以前的说法了

现在又有了新的说法↓↓↓


5月25日

世界卫生组织

在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上

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

“游戏障碍”电子游戏上瘾行为

被正式列为“精神疾病”


微博截图



消息一出,

让很多游戏玩家都惊呆了


为什么游戏成瘾

会被列为精神疾病?


到底每天玩多久游戏

才算是成瘾呢?

我们一起来看





什么是游戏成瘾?


《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中指出,游戏成瘾的症状包括:


对玩电子游戏失去了自控力和理智,陷入无节制沉溺的状态;


越来越将玩电子游戏置于其他兴趣爱好之前;


明知会产生负面后果却仍沉溺于游戏,严重影响到学习、工作和生活,并且这种状态持续12个月以上


简单来说就是过度沉迷于游戏。


图片来源:网络

 



为什么游戏成瘾被诊断为精神疾病?


很多玩家看到上面这个定义会一脸蒙圈,为啥这样就可以诊断为精神疾病呢?那人们废寝忘食地工作就不是精神疾病呢?



让我们先看看区分精神病人与正常人的三个标准:


是否有自知力。也就是个人是否对自己的精神病状态的认识能力,是否觉察到自己的精神状态的异常,对自己的异常表现是否正确分析和判断。


图片来源:网络


主客观世界是否相符。也就是个人的主观世界是否可客观存在的世界一致,比如如果一个人出现幻听、幻视,可以作为判断是精神病人的一个依据。


社会功能是否受损。也就是一个人是否能正常的工作、生活,进行社会交往。



基于以上三点,不难发现,“游戏成瘾”的定义基本上是符合上述三条标准的,所以可以定义为精神疾病。




如何判断是否是游戏成瘾?


关于如何界定自己是“游戏爱好者“还是”游戏成瘾“者,可以参照以下症状标准:


  • 完全专注于游戏;

  • 停止游戏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戒断反应;

  • 玩游戏的时间逐渐增多;

  • 无法减少游戏时间,无法戒掉游戏;

  • 放弃了其他活动,对之前的其他兴趣爱好失去兴趣;

  • 及时了解游戏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仍然专注于游戏;

  • 向家人或他人隐瞒自己游戏的时间;

  • 通过玩游戏缓解负面情绪,如罪恶感、绝望感等;

  • 因为游戏而丧失或可能丧失工作和社交。


以上症状满足5项以上,才可考虑后续判断,而且要考虑到游戏行为的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时间是否为12个月以上。


图片来源:网络


因此,综合游戏成瘾的定义和这9条标准,大家可以放心,游戏玩家中的很小一部分才会被诊断为“游戏成瘾”。


以上只作为个人参考诊断标准,如要确诊,请向医生进行咨询。





如何预防游戏成瘾?


控制游戏时间。除了电子竞技员和游戏主播这样的职业,一般人开始玩游戏都是作为一种娱乐活动的,为了能够让自己享受这个快乐,就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游戏时间。


增加社交活动。单机游戏没有社交元素,而网络游戏则算是一种虚拟社交。多去参加一些现实世界的社交活动,多交朋友,多去户外活动,让自己感受到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美好。


图片来源:网络


有一个除游戏外的爱好。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不会只沉迷于一种活动,所以,一定要多培养几种兴趣爱好。


认清游戏的价值游戏只是一种娱乐,是生活的调剂“佐料”,没有谁会把味精和胡椒面当饭吃吧?认清这个本质,有助于远离游戏成瘾。


如果发现自己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请一定尽早去咨询专业机构和医生早发现,早治疗。



综上所述,单纯的喜欢玩游戏不会有问题,绝大多数游戏爱好者都不是“游戏成瘾”患者。


但是,无论游戏成瘾是否是被列为精神疾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警惕和重视,游戏可以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不可作为生活的全部!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心海护航”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心海护航”,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


来源:科普中国(Science_China)

撰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孙涛

转载版式编辑:张梦佳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