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甄选】关于早期癌症的检查,刷屏的"滴血验癌"真的那么神?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吸烟可能致癌
吃烧烤可能致癌
染头发可能致癌
喝太烫的饮品可能致癌
......
怎么感觉癌症
无处不在
那怎么办?
不吃不喝
(那是不可能的)
图片来源:网络
肿瘤中的
恶性肿瘤就是我们所熟知的
“癌症”
癌症早期
本是一种局部性疾病
但肿瘤细胞会不停地分裂
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
不断地改变其周围微环境
试图冲破机体免疫系统的“管束”
最终
引起多器官功能丧失和免疫系统破坏
而引起死亡
图片来源:网络
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
是因为诊断不及时
所导致的后续治疗无效
所以
想要摆脱癌症的魔咒
早诊断、早治疗
是提高癌症预后和生存率的关键
最近
美国一家科技公司宣称
研发了一种
通过血液来检测早期癌症的方法
在网上引起热议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那么
用血液检测真的能测出癌症吗?
目前常见的肿瘤检测方法又有哪些?
我们一起来看
……
血液检测肿瘤是否准确?
血液检测肿瘤并非“空穴来风”,早在1869年,澳大利亚学者Ashworth在死亡的肿瘤患者中发现其血液中存在一种跟肿瘤细胞非常类似的细胞,被称为循环肿瘤细胞,可能是实体肿瘤在转移过程中自动释放到血液中的。
图片来源:网络
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的技术突飞猛进,研究发现血液循环中的游离DNA(非细胞DNA, cell-free DNA,cfDNA)来源于肿瘤细胞的凋亡、坏死和分泌,与肿瘤的大小和分期有关。
通过基因检测血浆中的cfDNA,不但可以分析DNA的突变、扩增情况来初步判断患者肿瘤的发生状况,还可以通过DNA甲基化情况后者全基因组范围内的转录单元长度变化等DNA层面的信息,来分析这些cfDNA的来源组织,初步确定癌症的类型。
所以,血液检测肿瘤的核心就是基因检测技术。目前虽然以血液样本进行肿瘤相关DNA检测方向上是可行的,但离临床应用还需一段距离。目前在国内的类似技术尚不成熟,也并没有大规模应用。所以,切勿盲目相信。
基因检测诊治肿瘤前景如何?
肿瘤发生是由多因素、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引起肿瘤特定基因(DNA)突变类型检测已经明确列入一些肿瘤的诊疗规范,在肿瘤诊断、肿瘤治疗药物的选择以及肿瘤预后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美国FDA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的诊疗规范中说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要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检测,男性乳腺癌等人群应进行BRAF基因检测。其他与癌症相关的常见基因突变还有KRAS(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BRAF(乳腺癌)、Tp53(卵巢癌、头颈癌)等。
不仅仅如此,科学家们还研究了检测唾液、尿液、脑脊液等体液中含有微量的癌细胞相关物质来诊断癌症。
在两项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中发现,检测患者唾液中的EGFR突变来诊断非小细胞肺癌与组织活检基因分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96%-100%)。
不久的将来,或许不仅可以“滴血验癌”,还可以“吐口水验癌”。但是现在不行。
目前靠谱的确诊肿瘤的方法
目前对肿瘤确诊的方法是对活检组织的病理学检查以及组织标本的突变基因检测。
当然,活检诊断也有很大的弊端:
取材通常需要进行有创手术,会增加患者痛苦。
取下的局部组织不一定能代表整体肿瘤的情况。
单次取材不能反应病情进展,难以对患者进行整体性和持续性评估等。
因此,用患者体液样本进行癌症检测作为一种整体评估患者的无创检查方法,成为了科学家以及投资公司追逐的热点。
如何科学预防癌症?
平时注意规律性饮食,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坚持适度的体育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放射性照射或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积极治疗高风险病毒感染(如HPV、HBV等)和慢性炎症等疾病;
定期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肿瘤相关筛查,如发现问题,听取医生建议并积极治疗。
最后再强调一下
听上去令人欣喜的
肿瘤诊治和检测手段,
尚处于实验阶段,
距离临床使用还有一段距离。
现阶段大家切不可盲从盲信!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护健甄选”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护健甄选”,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
来源:科普中国(Science_China)
审稿: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副研究员 陈海旭
撰稿:南部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治医师 田靖
转载版式编辑:张梦佳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