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甄选】7月健康流言榜,权威辟谣!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为了进一步整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以科学精神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科协积极发挥优势,协同有关部门、机构,共同搭建科学辟谣平台,生产科学权威的辟谣内容。自即日起,每月将发布健康流言榜,解读事实真相,以正本清源。
流言简介
山西省太原市政府医院:昨天凌晨3点34分,24名男女生感染H7N9病毒死亡,最大的32岁,最小的5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中央1台电视新闻己播岀,暂时别吃西瓜,特别是山西的西瓜,山西已有13167个已感染。
真相解读
H7N9和H5N1是可能导致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中两个常见亚型,但实际感染人类导致禽流感却非常罕见,也极少引起严重疾病。
禽流感无法通过充分煮熟的食物传播,也不会通过新鲜、干净的水果如西瓜等传播。加热能够杀死病毒,充分煮熟的禽肉和蛋类可安全食用。
【辟谣】最聪明的孩子都吃素
流言简介
澳大利亚政府测验各地小学的儿童智商,结果最聪明的小学是一所素食学校。可见,吃素没营养的观念是大错特错的!人脑体液的酸碱度与智商有关系,体液的酸碱性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
苏大附儿院儿保科博导、主任医师古桂雄教授建议某些学习成绩欠佳、智商发育水平较低的孩子,多属酸性体质,改善这些孩子的饮食结构,多吃碱性食品,是提高其学习成绩的一大措施。
真相解读
体液的酸碱度受到机体的严格控制,通过饮食改变体液PH值不太现实,另外,如果PH值出现明显波动,很可能出现疾病状态。
吃素的孩子智商高,这个结论本身证据模糊。总体上,膳食结构应该是以谷物为主,丰富的果蔬为辅,然后才是肉蛋奶。
另外,智商的第一制约因素是基因,第二制约因素是教育。在正常营养摄入的前提下,饮食对于智商的影响非常有限,尤其是进入儿童阶段以后,主要还是靠教育。
流言简介
在搜狐科技5G峰会上,张朝阳认为5G基站密度极其高,因为是毫米波,这么微波、高频率、几千兆的赫兹,根据自己的物理知识判断,其实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
在这种电磁波下,会对水分子和氧分子的一些震荡频率可能会产生共振。张朝阳表示,在5G到来后,我们在享受5G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要关注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
真相解读
刚投入使用的5G通讯技术采用的是6GHz以下的微波,是厘米波而不是毫米波;
正在研制的一些5G技术确实使用了毫米波,但毫米波仍然是非电离辐射,而不是对身体健康影响更大的电离辐射;
最重要的是,谈电磁辐射的时候,不仅要考虑频率(或波长),还要考虑功率,只谈频率不谈功率的,都是耍流氓。
5G基站和手机辐射功率都远小于我国制定的安全标准(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更加严格)。
【辟谣】SB6、SK5、SB250病毒造成死亡
流言简介
“武汉市某医院:昨天凌晨二点二十三分,十三名男女生感染SB6病毒死亡,最大的32岁,最小的5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中央1台电视新闻己播出,暂时别吃草莓,特别是奶香的草莓,目前湖北武汉已有23476个已感染。
真相解读
谣言中涉及的“SB6” 以及相似谣言涉及的“SK5、SK6、SB250”等都是并不存在的病毒,也就是不可能因为感染这些病毒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所谓感染原因是“食用草莓“以及”食用李子、杨梅、水产品等食物”更是子虚乌有。
流言简介
“最近不要在外面吃东西, 一些艾滋病感染者涌进全国各大城市用自己的毒血滴到食物里!
感染艾滋病的人在全国部分城市通过竹签挑破自己的皮肤沾血传染给他人,把血滴到食物里。
有一部分城市的人被感染。看到后请马上发给你关心的人!”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传播。
真相解读
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固定,个人行为方面主要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即可通过性接触、公用针管注射毒品、输血等途径感染;但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暴露在环境中几分钟就会失去感染能力。
而且将血液滴加到食物里,一是几滴血病毒含量低。
二是食物的加热、加工(油盐酱醋等环境)都会促使病毒失活,而且微量的、在加工过程中就很容易失活的病毒,需要抵抗突破口腔pH环境、胃酸环境带来的破坏而最终实现对人的感染,几乎不可能。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护健甄选”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护健甄选”,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
来源:科普中国(Science_China)
转载版式编辑:张梦佳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