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甄选】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哪种油更好?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我们每天做饭都要用到

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食物原料

与饮食息息相关

几乎每个人每顿饭都要吃油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

在市面上

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

不同种类、不同品牌的食用油

让人眼花缭乱

难以选择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

平时我们要怎么选择食用油

怎么吃油才能更健康呢?




不同油之间有什么不同?


食用油也被称作“食油”,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添加的动物或植物油脂。

大部分油常温下呈液态,也有少数油常温下呈固态。


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因素的不同,平时常见的食用油大多数是植物油脂,包括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榄油、山茶油、棕榈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胡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等。

从原料上来说,不同油的来源不一样,使不同油具有不同的风味,形成了各种各样不同用途的食用油。


从成分上来说,不同油之间的区别就是脂肪酸成分和比例不一样。

脂肪酸是食用油的主要成分,一般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三种。

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牛、羊、猪等动物油脂中,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植物油脂中。

一般认为,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对人体不利,更容易患某些慢性疾病;而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如常听到的DHA),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但并不是说可以肆无忌惮地吃,摄入过量也会产生一些慢性危害。

总的来说,上述三种脂肪酸,没有优劣之分,都对人体有一定的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每种油都含以上三种脂肪酸,只是比例不同。

植物油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人体的健康;而动物油就含有比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并不适合长期食用。

但是,也不是说饱和脂肪酸就有害,不饱和脂肪酸就好。所以,别盲目追求特定的一种油,经常换不同的油来吃,合理搭配,才是最好的。




什么是调和油?


调和油,是将两种以上经过精炼的油脂按特定比例而调配成的食用油。


一般认为橄榄油、花生油、玉米胚芽油、葵花籽油、山茶油的营养价值较高,对人体有一定的健康作用。


因此,选购调和油时需要看清配料表。



根据2003年标准规定,食用植物油统一采用以单一的原料名称对产品命名的方式,禁止将与用途、工艺等有关的词语用在产品名称中。

因此,现在可以根据油的原料来进行选油,简单直接。

油的标签上还经常会出现“压榨”和“浸出”的字样,让人十分疑惑。

其实就是指榨油的工艺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

“压榨”指利用物理方法把油从原料里直接压出来,产品卫生,营养成分保存较好。
“浸出”则指利用溶剂在高温下把油从原料中提取出来,成本较低。两种方法都是得到许可的,不过压榨油比较天然,也保存较多的营养。
另外,不同的油常采用的方法也会有区别,两种方法得到的油也都是安全的。




怎样吃油更健康?


多样化

正如前面说的,只有脂肪酸的合理搭配才能吃得更健康。如果总是只吃一种油,很难做合理搭配。

因此,可以几种油换着吃,实现食用油的多样化。


图片来源:网络

不同烹饪方式用不同油

日常炒菜 油温不用太高,一些常见的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都可以用来炒菜,但注意炒菜时别让油冒很多烟。

爆炒和煎炸 可以采用一些耐热的棕榈油、椰子油、黄油等。

做汤 亚麻籽油、核桃油、芝麻油等比较适合。

拌凉菜 可以用初榨橄榄油,坚果油和种子油也是不错的,它们的风味保留得较好。


图片来源:网络

少吃油

油是脂肪,热量较高,如今大部分人的营养充分,所以少吃油可以防止摄入热量过多。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一个成年人每天推荐摄入油25-30克,然而目前大部分人都远超过这个标准。


所以

没有绝对的哪种油更好

最健康的是

各种油搭配着吃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护健甄选”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护健甄选”,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


来源:科普中国(Science_China)

撰稿: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少伟

转载版式编辑:张梦佳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