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图文】40天超长待机来了,酷暑下真的能“热死人”?!千万别不当回事儿......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卞华昕(1990—),女,护师,本科,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 ,主要从事危重症临床护理。
最近进入了“三伏天”,可谓是酷暑难当,让人一刻也不想离开空调。
图片来源:网络
这样的天气如果在室外活动时间长很容易中暑!热射病是中暑里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出现皮肤干热、无汗、呼吸困难、神志障碍、脏器衰竭等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死亡率高达40%~50%。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热射病的高危因素和高发人群。
高危因素及高发人群
高温高湿环境
夏季的烘烤模式已开启,高温热浪,气温≥35℃,连续3天以上,如果周围环境潮湿,让机体无法通过蒸发水分来降温就很容易引起热射病。
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很严重,钢筋水泥造建筑,柏油铺满大马路,热容量低加上夏季烈日暴晒,温度上升很快,从而使周围的气温也随之升高,高楼林立,影响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你就是高发人群。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
正午太阳最强烈,户外别暴晒,高温少作业,降温又防暑。正常人体散热以辐射、蒸发、对流和传导方式,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散热能力下降(出现汗衰竭),体内产生热积蓄,出现中暑。
老年人
对于老年人,炎热的夏季,不提倡户外过多运动,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高温环境下,心输出量调节不过来,容易出现中暑,但即使在家中也要保持空气流通,闷热的环境也是高危因素。
晒伤
防晒霜是个好东西,研究证明,被晒伤的皮肤排汗能力是受损伤的,即使表面看起来已愈合,但汗腺和皮肤血管系统的伤害可能恢复还没有那么快,所以出门涂点防晒霜吧,这并不是女人的专利。
图片来源:网络
中暑的表现症状
先兆中暑 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不超过37.5℃,短时间休息可恢复。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轻度中暑 除以上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及时处理,数小时可恢复正常 。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重度中暑 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可分为热衰竭、热痉挛、热射病。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降温最重要的关键点“白金10分钟”
尽早降低核心体温,降温时间是决定预后的首要因素。
使核心体温在10~40分钟内迅速将至39℃以下,2小时降至38.5℃以下。
紧急救治原则
移 迅速将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头偏一侧平卧,去除衣物,以利于呼吸和散热。
敷 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位置敷上冰袋辅助降温,帮助散热。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图片来源:网络
最后强调一下,炎炎夏日,高温预警,“热射病”就潜伏在我们身边,出现中暑症状时,千万不能大意,真的能“热死人”!物理降温要迅速,补充水分(盐水)要适量。
夏至已至,饮食起居需注意,防暑降温小妙招你get了吗?
夏天来了,怎么防晒才能不晒黑?这6个误区很多人不知道......
空调吹得欢,突然“歪嘴巴”了是怎么回事?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