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图文】秋分到了,该去挨“冻”了?这几类人群注意不能盲目“秋冻”!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Profile/

吴玲梓(1994—)女,护师,本科,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妇科护士,主要从事妇科护理。



今日秋分,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半球偏移,此后,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分时节,我们应该怎么“冻”呢?


图片来源:网络



什么是“秋冻”


“秋冻”是说秋季气温刚转凉,不要过早穿上厚衣服,先少穿衣服冻着点。如果过早的增加衣物,使身体缺失对冷空气的逐渐适应过程,导致抗寒能力降低,从而使人体在低温环境下的主动调节功能降低,容易引发疾病。



“秋冻”要因人而异


青壮年包括体质较好的老年人和儿童最好不要早添厚衣,这样有利于提高人们对逐渐变冷的环境的耐受性。但是关键部位,肩部、颈部、腹部等注意不要受冻。


抵抗能力较弱的老人和儿童,自身调节能力差,易诱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应注意气温变化而添加衣服。


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不宜进行“秋冻”,尤其是患有慢性肺病、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关节病和糖尿病患者。寒冷刺激会使支气管和血管痉挛收缩,导致患者旧病复发。


图片来源:网络



“秋冻”要因地制宜


我国南北方地理位置不同,在气候上也有所差异。一般南方秋凉来得迟,日间温差变化不是很大,不必过快添衣,并可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而北方则不同,昼夜温差大,因此,切勿盲目去“冻”,以防风寒。


如果气温降到15℃以下,并且持续两周,应及时添加衣服和棉被,否则易患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慢性疾病也易复发。


图片来源:网络



如何增加自身抵抗力


除了秋“冻”,我们还可以做什么来提高自身抵抗力?


  • 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早睡早起;
  • 建议利用节假日并选择利于出行的天气,去郊外旅游踏青,有利于身心健康;注意做好自身防护;
  • 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保持心情愉悦;
  • 饮食上要少食辛辣,多食酸甘防秋燥,多食新鲜蔬菜,如胡萝卜、白萝卜、黑芝麻、银耳、百合等食物。


图片来源:网络





往期推荐

白露到,秋风起,秋天该喝的不是奶茶,而是……

夏至已至,饮食起居需注意,防暑降温小妙招你get了吗?

OMG买它?别急,面膜选不对,可不止“烂脸”这么简单......快来看看你适合哪种面膜?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养生”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养生”,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哦!


如果您有更多有趣的/实用的/专业的护理科普文章欢迎来稿,点击底部菜单“护你健康”栏目,进入“科普投稿”,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完成投稿,感谢您的支持!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松江区中心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编辑:朱晓珺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 ?

点击蓝字“阅读原文”即可投稿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