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图文】糖尿病患者吃药和控制饮食就行?还有一个办法,效果你可能意想不到......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Profile/

陈华璐(1994—),女,护师,本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护士,主要从事内分泌科护理。



今天是世界糖尿病日,2021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管理中,更多地寄希望于药物和饮食治疗,而往往忽视了一个既重要又经济的环节——运动治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合理的运动吧!

图源:网络



哪些糖尿病患者适合做运动?


运动治疗,势在必“行”。正确的糖尿病运动治疗应遵循由少至多、由轻至重、由稀至繁、有周期性、配备适度恢复的原则,应针对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制订,做到因人而异。


那么,哪些糖尿病患者适合做运动?

图源:作者提供



运动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 在医院做1次全面的检查,了解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依照医生的指导开展运动;

  • 准备合脚的运动鞋和棉袜,注意密闭和通透性;

  • 选择合适的运动场所,寻找合适的运动伙伴,随身携带糖尿病救助卡;

  • 选择最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

图源:作者提供



运动的方案


运动的类型

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而言,建议选择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的方式进行运动治疗。

图源:作者提供


患者的运动强度应该根据患者个人的具体目标而量身定制。运动时,最高心率=170-年龄。过量运动,反而会适得其反。



运动的时间

每次运动前应进行5~10分钟准备活动,在运动后也要保证至少5分钟的放松和拉伸,保证达到有效心率的运动时间持续10~30分钟。


运动的频率

运动频率以3~7次/周为宜,具体应视运动量大小而定。


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的运动

图源:作者提供



运动的8大误区


 运动过量 

这种运动方法可能会使身体处于长期疲惫的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并无益处。


 吃药了就不必运动 

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降糖疗法,尤其是餐后的运动对降低血糖大有裨益。通过运动,能协助降糖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


 所有运动都有利于疾病治疗 

如果把糖尿病的治疗希望完全寄托于“运动”,既不监测血糖,也不就诊,那更是有害无益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运动,不宜盲目运动。


 运动无规律 

运动周期不规律,或者仅在周末进行突击锻炼,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有害无利。只有规律运动才有助于降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图源:作者提供


 空腹运动 

空腹锻炼是错误的。应在餐后1小时左右开始运动,注射胰岛素与运动间隔时间至少为1小时,运动时携带糖果、饼干、果汁等能快速补充糖分的食品,以备发生低血糖时食用。


 忽视热身 

准备活动是健身的必要步骤。活动前热身,可以提高身体兴奋度,减小肌肉黏滞性,增加关节的灵活性,避免运动损伤。


 运动中大量饮水 

运动中常觉口渴,但要避免大量饮水。正确的方法是小口缓咽,每次补水不宜太多,能缓解口渴症状就好。运动完1小时后,再补足身体缺失的水分。


 剧烈运动后骤停 

剧烈运动时,心跳加快,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如果突然停下来休息,可能导致心慌气短,头晕眼花,甚至休克。

图源:作者提供


记住运动口诀

“一” 餐后1小时再运动。

“三” 运动30分钟以上。

“五” 每周至少运动5次。

“七” 心率(脉搏)不超过(170-年龄)次/分。

“九” 运动要长“久”。




往期推荐

天冷了,老年人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一定要重视!可能是中风,错过就医时机后果不堪设想......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能不能运动?会有危险吗?

运动中哪些症状告诉你韧带已经拉伤了?该怎么处理,冷敷还是热敷?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糖尿病”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糖尿病”,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


如果您有更多有趣的/实用的/专业的护理科普文章欢迎来稿,点击底部菜单“护你健康”栏目,进入“科普投稿”,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完成投稿,感谢您的支持!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编辑:朱晓珺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 ?

点击蓝字“阅读原文”即可投稿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