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图文】糖尿病患者吃药和控制饮食就行?还有一个办法,效果你可能意想不到......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Profile/
陈华璐(1994—),女,护师,本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护士,主要从事内分泌科护理。
今天是世界糖尿病日,2021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管理中,更多地寄希望于药物和饮食治疗,而往往忽视了一个既重要又经济的环节——运动治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合理的运动吧!
图源:网络
哪些糖尿病患者适合做运动?
运动治疗,势在必“行”。正确的糖尿病运动治疗应遵循由少至多、由轻至重、由稀至繁、有周期性、配备适度恢复的原则,应针对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制订,做到因人而异。
那么,哪些糖尿病患者适合做运动?
图源:作者提供
运动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在医院做1次全面的检查,了解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依照医生的指导开展运动;
准备合脚的运动鞋和棉袜,注意密闭和通透性;
选择合适的运动场所,寻找合适的运动伙伴,随身携带糖尿病救助卡;
选择最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
图源:作者提供
运动的方案
运动的类型
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而言,建议选择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的方式进行运动治疗。
图源:作者提供
患者的运动强度应该根据患者个人的具体目标而量身定制。运动时,最高心率=170-年龄。过量运动,反而会适得其反。
运动的时间
每次运动前应进行5~10分钟准备活动,在运动后也要保证至少5分钟的放松和拉伸,保证达到有效心率的运动时间持续10~30分钟。
运动的频率
运动频率以3~7次/周为宜,具体应视运动量大小而定。
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的运动
图源:作者提供
运动的8大误区
运动过量
这种运动方法可能会使身体处于长期疲惫的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并无益处。
吃药了就不必运动
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降糖疗法,尤其是餐后的运动对降低血糖大有裨益。通过运动,能协助降糖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
所有运动都有利于疾病治疗
如果把糖尿病的治疗希望完全寄托于“运动”,既不监测血糖,也不就诊,那更是有害无益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运动,不宜盲目运动。
运动无规律
运动周期不规律,或者仅在周末进行突击锻炼,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有害无利。只有规律运动才有助于降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图源:作者提供
空腹运动
空腹锻炼是错误的。应在餐后1小时左右开始运动,注射胰岛素与运动间隔时间至少为1小时,运动时携带糖果、饼干、果汁等能快速补充糖分的食品,以备发生低血糖时食用。
忽视热身
准备活动是健身的必要步骤。活动前热身,可以提高身体兴奋度,减小肌肉黏滞性,增加关节的灵活性,避免运动损伤。
运动中大量饮水
运动中常觉口渴,但要避免大量饮水。正确的方法是小口缓咽,每次补水不宜太多,能缓解口渴症状就好。运动完1小时后,再补足身体缺失的水分。
剧烈运动后骤停
剧烈运动时,心跳加快,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如果突然停下来休息,可能导致心慌气短,头晕眼花,甚至休克。
图源:作者提供
记住运动口诀
“一” 餐后1小时再运动。
“三” 运动30分钟以上。
“五” 每周至少运动5次。
“七” 心率(脉搏)不超过(170-年龄)次/分。
“九” 运动要长“久”。
天冷了,老年人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一定要重视!可能是中风,错过就医时机后果不堪设想......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能不能运动?会有危险吗?
运动中哪些症状告诉你韧带已经拉伤了?该怎么处理,冷敷还是热敷?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 ?
点击蓝字“阅读原文”即可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