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看点】延伸阅读: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产科危重症患者交接单的设计及应用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本文原文《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产科危重症患者交接单的设计及应用》将刊登于《上海护理》2021年第2期,更多详情请阅读该期杂志。
医务人员间的有效沟通是患者安全的有力保障,2019年,中国医院协会发布的《患者安全目标》中将“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作为患者安全目标之一。同年,美国医院评审联合委员会发布的《2020年患者安全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要增强医务人员间的有效沟通。医务人员间沟通不良、信息交流不畅已成为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SBAR沟通模式即situation (现状)、background(背景)、assessment(评估)、recommendation(建议)首字母的缩写,S指患者的目前状况,B即患者的以往情况,A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查结果等,R指对问题处理的建议,是一种有效、快速且结构化的沟通模式,可以有效地规避交接、沟通过程中各类信息的遗漏。
早在2004年,WHO患者安全协会中心就推荐临床利用SBAR沟通模式建立有效的交接班模式,且已经在临床工作中有所应用。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开放,高龄产妇增多,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也随之增多,产科危重症患者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建立健全产科危重症患者交接班沟通模式对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基于SBAR沟通模式自行研究设计产科危重症患者SBAR交接单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交接单共包括4个版本:产前版、产后版、产后出血版和妊娠期高血压版,护士可以根据患者原发疾病选择相应的版本。4个版本的产科危重症患者SBAR交接单详见图1~4。
图1 产科危重症患者SBAR交接单产前版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2 产科危重症患者SBAR交接单产后版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3 产科危重症患者SBAR交接单产后出血版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4 产科危重症患者SBAR交接单妊娠期高血压版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期刊看点”的护理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关于学会”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期刊看点”,即可阅读相关护理文章!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来源:《上海护理》2021年第2期
审阅:庹焱
文字编辑:王婷
图片、版式编辑:张诗怡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