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看点】指南解读:《艾滋病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要点解读及应用思考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自2017年起,《上海护理》杂志精心策划了“指南解读”系列专题。2020年,《上海护理》杂志继续推出了“指南解读”专题,欢迎广大护理工作者阅读与关注!


《上海护理》2020年第12期推出的“指南解读”,特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护理部主任张林及其研究团队,就《艾滋病临床护理实践指南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并总结分享该指南的临床应用思考,旨在为艾滋病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循证参考依据。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期《上海护理》“指南解读”的精彩看点摘录吧!




《艾滋病临床护理实践指南》

要点解读及应用思考



关键词:艾滋病;临床实践指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症状管理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the Joint United NationsProgramme on HIV/AIDS,UNAIDS)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球现存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为3 800万,2019年新感染HIV人数为170万,死于HIV相关性疾病的人数为69万。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即HIV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又称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可以有效地抑制HIV复制,延长HIV/AIDS患者的生存期,使患者获得预期寿命,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HAART需要终身服药,且服用抗病毒药物会出现各种药物不良反应,加之HIV/AIDS患者自身病耻感、害怕社会歧视等因素,导致患者很难维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而服药依从性差又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从而影响HAART的治疗效果。有研究显示,优质、规范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HIV/AIDS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艾滋病相关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下简称“公卫中心”)构建了《艾滋病临床护理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指导护理人员进行艾滋病临床护理实践。本文主要就该指南的两部分内容进行要点解读,并提出3点指南应用过程中的思考,旨在为护理人员对HIV/AIDS患者实施有据可循的护理提供参考。


1  指南概述

指南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概念框架,以循证护理的方法论为基础,通过31名艾滋病相关利益关联人的质性访谈、423例HIV/AIDS患者的问卷调查, 确定了指南的目录……


2  指南要点解读及应用反馈

2.1  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管理

2.1.1  指南要点    指南从概述、影响因素、评估/监测方法以及干预措施4个部分阐述了针对HIV/AIDS患者的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管理……

2.1.2  指南应用情况反馈    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管理证据在公卫中心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testing,VCT)门诊应用期间,指南构建及应用小组通过对在艾滋病VCT门诊随访的151例HIV/AIDS患者提供基于指南的抗病毒治疗护理干预后,发现该指南中相关措施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2.2  艾滋病相关症状管理

2.2.1  指南要点    指南中涉及的艾滋病相关症状包括发热、疲乏、失眠症、疼痛、腹泻、口腔黏膜损害、皮肤黏膜损害、艾滋病相关消耗性症状、健忘与认知问题、焦虑、抑郁及悲伤。

2.2.1.1  发热   针对患者发热的评估,指南推荐采用测量口腔温度的方法,并尽可能增加评估频次……

2.2.1.2  疲乏   在评估HIV/AIDS患者的疲乏症状时,指南推荐采用信效度较高的评定量表进行评估……

2.2.1.3  失眠症   失眠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心理社会、行为、认知4个方面。指南推荐护士可通过访谈或使用信效度高的量表来评估患者的睡眠情况……

2.2.1.4  疼痛   指南推荐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2.2.1.5  腹泻   指南推荐对腹泻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评估……

2.2.1.6  口腔黏膜损害   指南推荐使用合适的口腔健康评估工具来评估患者的口腔黏膜情况……

2.2.1.7  皮肤黏膜损害   指南推荐对皮肤黏膜损害的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及分级分类判断……

2.2.1.8  艾滋病相关消耗性症状   当患者出现艾滋病相关消耗性症状时,指南推荐护士为HIV/AIDS患者提供营养支持、营养咨询等相关干预措施……

2.2.1.9  健忘与认知问题   关于健忘与认知问题,指南中有6条推荐意见:①采用信效度高的评估工具对患者的认知进行主观、客观的评估……

2.2.1.10  焦虑   指南推荐先评估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再通过临床诊断问卷、访谈或评估工具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焦虑……

2.2.1.11  抑郁   由于HIV的致死性、传染性以及HIV相关的病耻感等因素,HIV/AIDS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因此,针对HIV/AIDS患者抑郁症状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2.2.1.12  悲伤   指南推荐为悲伤患者提供个案管理、社会支持、精神支持等服务,不对其进行无关紧要的劝慰……

2.2.2  指南应用情况反馈   艾滋病相关症状管理证据在公卫中心感染与免疫科应用期间,指南应用小组护理人员构建艾滋病症状管理循证实践方案


3  指南应用思考

该指南在公卫中心应用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如提高了HIV/AIDS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规范了艾滋病患者护理流程等,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笔者就指南的应用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3.1  不断加强护士培训   在指南应用过程中发现,艾滋病护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护理人员为HIV/AIDS患者提供的护理内容着重于抗病毒治疗护理、艾滋病相关症状的护理以及心理社会支持等

3.2  及时更新指南相关内容   随着近几年艾滋病临床诊疗和护理的不断发展,该领域涌现了很多新的研究和证据……

3.3  加强指南的推广宣传   指南应用过程中发现,指南的应用层面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指南未出版,该指南仅在公卫中心进行了临床应用,未在其他医疗机构及地区进行推广,尚不清楚其他医疗机构或地区的艾滋病护理临床实践情况


4  小结

《艾滋病临床护理实践指南》是国内首个针对HIV/AIDS患者的护理指南,针对HIV/AIDS患者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管理及相关症状管理提供了循证建议。应用该指南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可规范艾滋病临床护理实践,提高HIV/AIDS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提高艾滋病临床护理质量和HIV/AIDS患者生活质量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关注《上海护理》2020年第12期指南解读。


作者简介

高岩(1996—),女,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艾滋病护理。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上海护理》“期刊看点”的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关于学会”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期刊看点”,即可阅读相关“期刊看点”文章!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来源:《上海护理》2020年第12期

审阅:庹焱

文字编辑:龚礼敏

版式编辑:张诗怡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

点击进入期刊云阅读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