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日历】国际残疾人日:如果把生活调成“困难模式”,你还能顺利通关吗?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今天(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
我国现有约8500万残疾人
很多我们做起来轻而易举的事情
对他们来说却难如登天
很多对我们而言非常困难的事情
他们却每天都在经历
↓↓↓


他们身体是残缺的,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无法想象的艰辛,但他们和健全人一样,拥有对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日常生活中残疾群体更容易遭遇歧视和偏见,他们面临着包括孤独、污名化、遭到歧视和忽略等在内的诸多障碍,无法获得平等的对待和参与社会的权利,经常难以享受到普通人所享有的教育、保障、就业及其他基本社会服务。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关爱、帮助这些残疾人朋友,让每个生命都能得到同样的尊重!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交谈
交谈时语气诚恳平和,应避免涉及隐私话题。
与视力障碍者交谈时,在距离视力障碍者一两米远时,应有一个声音提示,然后再进行交流和帮助。
与坐轮椅的残疾人交谈时,最好采用蹲姿,使双方目光在同一水平线上。

打招呼
打招呼前,应尽快准确判断其伤残类别,尽量避免敏感话题和用词。与肢体残疾者打招呼时,眼睛要正视对方,不要盯着残疾部位。
若对方为聋哑人,应该通过握手、拍肩或用手语表示问候。

引路
为视力障碍者引路时,要让对方扶握住你的胳膊肘部,引领他自己行走。使用描述性语言,把能看到的一切都尽量多地说给他听。
为肢体残疾者引路时,最好走在他们前面,不要让他们有紧迫感。征得同意后,可陪伴在合适位置。

称呼
交谈时多使用“好朋友”“兄弟”等词语来称呼。不能使用“瞎、聋、瘸”等不文明、不尊重的词句。
与残疾人交谈时,不要用“正常人”一词来称呼非残疾人,一般使用“健全人”一词与残疾人相对应。

眼神交流
与残疾人发生眼神交流时,尽量用柔和、亲切的眼神与其沟通。
与聋哑人交流时要坦然面对他们的眼神。任何窃窃私语或转身相背,都可能引起误解。

用餐
与视力障碍者就餐时,要帮助他们触摸到自己的碗、筷、杯、盘在什么位置,为其夹菜时先询问对方是否有忌口。
与肢体残疾者就餐时,先询问对方需要什么餐具,再询问对方需求,按照对方的要求协助夹取食物。

手语
使用手语与聋哑人交谈时,应注意手语的准确性和表情的配合。
在帮助聋哑人时,如果不懂手语,不要乱打手势,以免造成误解和误会。可以请求会手语者的帮助或用笔谈进行交流。

提供帮助
提供帮助时,一定要事先征求其意见,征得同意后再提供帮助。
提供帮助时要注意判断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伤残程度,按照其需求提供帮助。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意义日历”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意义日历”,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


来源:央视新闻、河北新闻网

转载版式编辑:朱晓珺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