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图文】成年人的崩溃有时从一场失眠开始......其实自己也可以治疗失眠,看你怎么调整!







作者简介

李娜(1981—)女,主管护师,本科,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副主任,主要从事精神科护理与护理管理。


引言


中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人失眠。美国调查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失眠发生率高达65%。那么失眠对人体有什么损害?长期失眠是一种病吗?


本期“护健图文”栏目,我们邀请了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副主任李娜,为我们讲讲关于失眠的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失眠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人生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偶尔失眠对健康没有太大影响,而长期失眠,可能诱发多种躯体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更严重还会造成精神损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令人心情烦躁甚至可能引发抑郁症等。

图片来源:图虫



失眠和失眠障碍有什么区别?

失眠只是一个症状,很多的躯体疾病、精神心理障碍等都可以引发失眠。


失眠障碍是一种疾病,主要表现有入睡难、容易醒、醒得早、醒后不解乏等等,如果每周有超过三晚的睡眠困难,连续三个月,就可能达到失眠障碍的诊断,需要到精神科就诊,评估是失眠障碍还是失眠症状。



失眠障碍该怎么治疗?

常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心理行为治疗。


药物治疗   不同助眠药物都有各自的适应症和副反应,部分药物长期服用有成瘾的风险,所以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不可自行服用。


物理治疗   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电刺激,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心理行为治疗   患者自己可以做,并且没有副作用,短期疗效与镇静催眠药相当,长期疗效优于镇静催眠药。

图片来源:网络



自己如何做心理行为治疗?

心理行为治疗主要是调整睡眠三要素,是指睡眠节律、睡眠动力、身心放松。


睡眠节律   是指生物钟,生物钟可以通过固定上床、下床时间进行训练,对于失眠障碍的患者,比较合适的上床时间为晚上10:30左右,下床时间为早上5:30分左右,不管你的睡眠好坏,不管睡着睡不着,每天都要坚持这个上下床时间。


睡眠动力   睡眠动力越大,就越容易进入睡眠,睡眠动力主要与连续保持清醒的时间以及运动两个因素相关,连续保持清醒的时间越长,睡眠动力越大,越容易入睡,睡眠越深,所以不管晚上睡眠好与坏,失眠障碍患者白天都不能补觉,也不能午睡,否则会减少睡眠动力,从而导致失眠。

图片来源:图虫


没有失眠障碍的朋友可以适量午睡,同时注意不能赖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譬如躺在床上看手机、看电视、看书等等,适量运动也可以增加睡眠动力,建议每天坚持运动,最好是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爬山等,运动尽量在白天进行,睡前两小时内应避免运动


身心放松   睡前躯体和精神的紧张会导致失眠,通过放松训练,可以降低身心焦虑水平,促进睡眠,身心放松的方法很多譬如身体扫描、正念呼吸等方法统称为静心练习。


心理行为治疗至少坚持3-4周才有效果。



推荐阅读

护健图文 | 儿童睡觉打呼噜的那些事儿

护健图文 | 一觉醒来,“落枕”了怎么办?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睡眠”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睡眠,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哦!赶快动手试试吧!


如果您有更多有趣的/实用的/专业的护理科普文章欢迎来稿,点击底部菜单“护你健康”栏目,进入“科普投稿”,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完成投稿,感谢您的支持~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编辑:朱晓珺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