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图文】血栓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预防血栓发生?
作者简介
李依文(1992—),女,护士,本科,上海市同仁医院神经内科护士,主要从事神经内科护理与康复护理。
引言
什么是血栓?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正常血液具有凝血及抗凝血两个相互拮抗系统,两个系统维持动态平衡,使血液始终保持流动的液体状态。通过流动,它将人体所需的脂肪、蛋白质、糖和氧气等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传送到体内的各个组织器官。但是,一旦因某种原因破坏了这种平衡,使凝血系统作用增强,血液会凝固成“血栓”,在血管内筑上一道“河坝”,使血管“梗阻”,从而形成血栓。
图片来源:图虫
血栓的常见发生原因
心血管内膜损伤 内膜受到损伤,内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脱落;
血流改变 血流变慢,血流产生漩涡;
血液性质改变 血液凝固性增高。
血栓常见发生部位及危害
脑血栓形成 在脑动脉的颅内处段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形成血栓,从而产生头昏、头痛、昏迷、瘫痪等症状。
心肌梗死形成 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脏动脉血管狭窄和闭塞,引起剧烈胸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休克甚至死亡。
下肢静脉血栓 形成后,腿部会出现严重浮肿、疼痛及肢体障碍,甚至进一步引发肺栓塞危及生命。
若怀疑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可进行无创血管超声检查、血管造影检查。
图片来源:图虫
如何预防血栓发生?
血栓是隐蔽杀手,所有人都应具备防栓意识。那么应该如何预防血栓发生呢?
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黏性下降。如打太极拳、跳舞、骑自行车、慢跑、游泳等,也可进行下肢主动、被动运动或抬高下肢。
注意调节饮食 根据身体情况,经常吃些洋葱、大蒜、辣椒、四季豆、菠菜、黄瓜、胡萝卜、海带、卷心菜、深海鱼、黑木耳、韭菜、生菜等蔬菜,同时可以吃苹果、葡萄等水果。
养成饮水习惯 每天饮水1000~1200毫升,有利于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预防血栓具有益处。
图片来源:图虫
少吃高脂肪的食物 尽量少吃肥肉、油炸食品等,可以适当多吃点含有ω-3脂肪酸的海鱼,减少胆固醇和脂肪,避免血栓的堆积。
不喝酒或少喝酒 饮酒可导致血细胞损害,使红细胞凝聚力增强,血栓易加速形成。
吃早餐 相较于不吃早餐的人,按时吃早餐的人血小板更不容易凝集,血液黏稠度相对较低,发生血栓的概率也相应降低。
图片来源:网络
穿宽松鞋袜,必要时使用弹力袜 鞋袜宜穿宽松一点,尤其是老年人,穿着太紧可导致血液循环减慢,易加速形成血栓。
气压治疗 必要时可进行气压治疗,加速肢体静脉血流速度,消除水肿;促进淤血静脉排空及肢体血液循环,预防凝血固子的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粘附,防止血栓形成;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刺激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推荐阅读
护健图文 | 揭开“第一杀手”冠心病的神秘面纱
护健图文 | 吃出健康好血脂!这些小妙招赶快收藏……
护健图文 | 中老年人夏季如何养生?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血栓”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血栓”,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
如果您有更多有趣的/实用的/专业的护理科普文章欢迎来稿,点击底部菜单“护你健康”栏目,进入“科普投稿”,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完成投稿,感谢您的支持!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上海市同仁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编辑:朱晓珺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