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图文】遇到“最长梅雨季”,食欲不振、风湿痛、螨虫皮肤病……如何安心度过,预防身心“发霉”?







作者简介

徐丽萍(1986—)女,本科,主管护师,上海市公惠医院护士长,主要从事护理管理。


引言


每年的梅雨季节,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经常会出现一段持续较长时间的阴沉多雨天气。降水量较大,降水次数较频繁。时值江南梅子成熟,故称“梅雨”或“黄梅雨”。漫长而恼人的梅雨仍在继续,而上海今年的梅雨季创下了21世纪以来最长的记录。梅雨季节对人体会有哪些影响呢?我们怎样能安心度过?


本期“护健图文”栏目,我们邀请了上海市公惠医院护士长徐丽萍,为我们讲讲梅雨季节该如何祛除湿气、注意饮食、警惕皮肤病等,一起来看看吧!




祛除湿气,降低烦躁

在高湿条件下,人体的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也不易被蒸发掉,妨碍了人体的散热过程,使得体内积存的热量过多,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不妨试试调节室内的温度与湿度,将室内温度调节至25℃~28℃、相对湿度降为45%~60%。阴雨天气要注意关闭门窗,等到天晴以后再及时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这样可以祛除湿气。


图片来源:网络


在有空调的室内,也可以采取降温、抽湿的方法来保持室内的温度与湿度。要注意在空调除湿时,需要关闭窗户,否则室外潮湿气体会再次进入到室内,从而导致除湿不彻底。相对而言,除湿模式比制冷模式更省电。




注意饮食卫生,侧重健脾化湿

高湿环境会导致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滋生,食物极易腐坏变质,食用后会引起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腹泻等疾病的发生。

所以梅雨时节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因为潮湿条件下产生的霉菌及其代谢物,经呼吸道吸入或摄食被霉菌污染的食物,轻者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呼吸道过敏症状,重者极易引发食物中毒。


图片来源:网络


饮食应侧重健脾、消暑化湿,饮食要清淡爽口,多吃一些时令蔬菜,如黄瓜、西红柿、莲藕等。同时也要摄入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制品等。


关节不适,注意保暖

下雨天空气中的寒气、湿度较重,易诱发关节炎、风湿骨病,并让患有风湿病的患者感到疼痛不适。


气候环境固然无法改变,但我们应通过自身的预防,例如适当体育锻炼、注意保暖等方式,尽量降低由此带来的身体不适。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关节保暖,空调房里要穿长袖、长裤,家中保持空气流通。记住,一旦风湿病发,需及早接受治疗。




规律监测血压,注意劳逸结合

心血管疾病在梅雨期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长期阴雨气候变化无常,气温忽高忽低,湿度较大,会影响身体局部血液组织供血,易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

有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经常规律监测血压,并遵医嘱按时服药,平时注意劳逸结合。温度高会导致出汗稍多,适量饮水,避免血液黏稠。


图片来源:网络


同时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午睡只宜睡1小时左右,如果中午实在睡不着,闭上眼养养神也是好的。




避免在雨中赤脚走路,保持皮肤干爽

梅雨天是皮肤真菌病的多发季节,此时真菌正处于生长繁殖旺盛期。在雨中赤脚走路、不注意保持脚部清洁、干燥等,易患上脚气。

应避免使用公共拖鞋、浴盆、毛巾、用具。如果穿凉鞋在雨水中行走,回到室内要及时把脚和鞋子擦干,立即换上干净的鞋子。衣物、毛巾也要经常消毒,常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干爽。




螨虫喜湿热怕光,警惕皮肤病

梅雨季节阳光较少,天气好的时候被子就要拿出去晒一下,保证家中足够干爽。如果无法晒凉席,也要经常用热毛巾擦拭,这样可以减少螨虫的危害。


图片来源:网络


环境潮湿时,避免去一些草丛或植物茂盛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蚊虫叮咬后,出现因抓挠引起的红肿、过敏等症状,不适合用皮炎平、艾洛松一类的激素性药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内外环境温暖潮湿,小心霉菌性阴道炎

天气潮湿闷热,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的女性患者也开始增多,易出现私处不适、瘙痒、白带稠厚,还有恶臭味、小便灼热疼痛等症状。

因为女性阴道偏酸性,内外环境温暖潮湿,造就了一个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霉菌性阴道炎就容易发作。

女性朋友最好穿透气性好、宽松的内裤。经期要选择吸收力强、透气性好的卫生巾。家人或自己如患有足癣、灰指甲等,注意避免霉菌的交叉感染。使用公共厕所时尽量避免坐式马桶,尽量淋浴,不在消毒不严的泳池内游泳。




适当调节情绪,保持好心情

当人体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很自然地易引起消极的负性情绪。我们需要调节情绪,要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切忌恼怒抑郁。愉悦的心情是保证人体气机得以宣泄畅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心情好了,身体的适应能力也会增强哟。




当然,梅雨季最重要的还是

出门不忘带伞!带伞才能出门!

否则,时不时就是一场“洗澡水”啊!




推荐阅读

【护健图文】夏天胃肠病高发,怎样避开那些“雷”安然度夏?

【护健图文】火锅、海鲜加啤酒,小心“又伤关节又伤肾”的高尿酸找上你!几个小习惯帮你降尿酸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夏季”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夏季,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


如果您有更多有趣的/实用的/专业的护理科普文章欢迎来稿,点击底部菜单“护你健康”栏目,进入“科普投稿”,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完成投稿,感谢您的支持!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上海市公惠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编辑:张诗怡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