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好护士】2020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之杜颖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为进一步弘扬护理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宣传护理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中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坚定信念、同舟共济,继续全心全意促进人民健康,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上海市护理学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20年杰出护理工作者推荐宣传活动。上海市护理学会微信订阅号“好护士”专栏,将集中宣传这些品德高尚、乐于奉献、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好护士!

本期“好护士”栏目,我们将介绍2020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杜颖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护士的先进事迹吧!




2020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之杜颖




杜颖,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聪明干练、认真专业是同事们对于她的评价。2020年春,全国正面临一场艰巨的抗疫之战。有着多次救治重症甲流、高致病性禽流感经验,以及作为瑞金医院第一例双肺移植护理组长的她,早早就报名并做好了奔赴一线的准备。2月22日,仅准备了2个小时的她就匆匆奔赴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在其ICU内担任新冠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



业务骨干、实力担当

瑞金医院负责的一组危重症患者中,有2名需要用ECMO治疗技术,ECMO的应用对护理有着很高的专业要求。对于她来说,更高的挑战是要在厚重的防护服下完成对患者的ECMO护理、动脉穿刺、气道护理、俯卧位通气、CRRT、高级生命支持监测,虽难虽复杂,但是她都克服了,最终能熟练应对。团队里的医生护士有时遇到棘手的问题都会找这位老将来解决。细心的她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些早期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在闯过了最凶险的阶段后,防治压疮就成了接踵而来的难题。具备伤口护理资质的杜颖,凭借自己多年对压疮的护理经验,经她护理的患者伤口恢复得最好最快。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这一切都源于她在16年的ICU工作生涯中的刻苦专研、精益求精密不可分。“我们医师团队正处在紧张、高强度的救治工作中,因此,对护理质量的保障要求更高。像你这样专业的护理人员紧缺呀!”瞿洪平主任向杜颖强调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这种特殊的环境更需要医护人员保持默契协作,你要发挥专业优势带好这支组合部队,助力打赢这场战疫。”



勇挑重担、连续驻守

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的医护团队来自上海多家医院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为确保安全,规定护士轮流进驻,十天一轮换。可这条规定在杜颖这里被打破了,她克服种种困难主动留下来承担带队任务,只因在工作中深切地体会到抗疫战场需要她。在应急状态的管理模式下,要求每位护士都要立刻成为“精英兵”,因此,她的工作就更加繁忙了。

每天早中夜班,重症病房里都有她繁忙的身影,认真巡查护理工作的每一个关键点。手把手教会每一位进组护士对患者的观察要点、护理重点,从采集标本、吸痰、翻身、输液管理、高级生命支持监测,到后期康复锻炼、人文关怀,她都事无巨细、精益求精。由于新冠疫情防控特点,加上团队人员有更替周期,队员来自不同医院及科室,怎样做好医护时时沟通?新驻护士怎样才能更快胜任?这些问题一一摆在团队面前。杜颖通过网络平台,制定舱内病情汇报计划,让舱内舱外的全组队员都能时时了解患者的情况,使舱外医生能在茫茫数据中精准施策,护士也能即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关注点。在舱内,杜颖建立新冠重症护理交班制度,大大提高舱内危重症患者交班质量。曾经有位进组的护士在私下里说:“难怪瑞金的患者恢复快,护理质量确实高!”。出舱脱下防护服发现汗水浸透她的衣衫,脸上压出一道道压痕,她都是轻描淡写的说到:“没关系,一会儿就好了。”有了她,病房里的医护工作越来越顺畅起来了。



齐肩奋战 静待春天

团队护士中杜颖年龄最长,于是她主动担任起“大姐姐”的责任。防疫一线,有些护士难免畏惧。她召集小伙伴们“线上聚餐”、宿舍楼下跳绳、转呼啦圈锻炼身体,创造舒适环境让夜班姐妹安心充电。总之,帮大家调整好心态更好的投入繁重的工作中去。她说:“曾经有个年资很小的护士结束10天工作即将进入医学观察期时向她倾诉:十天好快,原本心中忐忑该怎么度过漫长的舱内工作,现在反而有点舍不得离开大家…”。


就在这样专业且富有凝聚力的团队共同努力下,组内两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在用ECMO生命支持了22天和47天后成功脱机拔管,把患者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这是目前使用ECMO技术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时间最长并且成功的病例,也是全国使用ECMO技术时间最长且存活的病例。团队管辖的新冠肺炎危重病例救治成功率达100%。经验丰富、踏实认真的杜颖深受瞿洪平主任的赞许。


她自2月22日进入负压重症病房后,至今仍在抗议第一线岗位上默默付出,进入康复阶段的患者也需要悉心照顾,目前她已经在一线连轴转了近35天。在抗疫支援前线,她还写了入党申请书,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愿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在她身上体现的是瑞金人广播慈爱、追求卓越的精神,勇于奉献、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曾在公共卫生中心接受大众卫生报、新民晚报记者采访时,她说到:“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抗击疫情是我职责所在。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护士,我更应该挺身而出,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同最专业的团队并肩作战,不忘初心,保护每一位患者周全。”


她是利刃上守卫生命的舞者,唯有全身心投入,才不负生死相托。



典型事迹

时间回到2019年春节,瑞金医院收治了全院第一例双肺移植患者。作为重症医学科护理骨干,杜颖年前被医院派往“全国肺移植之最”的无锡市人民医院进修肺移植护理技术。她刻苦努力、勤学好问,回来后在本院第一例肺移植护理团队中担任组长。制定《瑞金医院肺移植护理常规》,经过术前评估、训练、围手术期、术后康复等一系列专业的护理计划实施后,患者于年后顺利康复出院,团队圆满完成任务。

作为病区院感兼职护士,杜颖将耐药菌的防控视为工作重点推进项目,包括制定《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耐药菌防控细则》、相关项目参与上海市第五届QCC大赛并获得专利一项。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整个中国措手不及,对于新冠肺炎的救治,谁都没有经验,对于危重症患者更没有任何人有十足的把握。可就是在这样一切都是未知的前提下,杜颖一步一个脚印,将平时积累的临床经验运用其中,协助团队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工作中杜颖需要穿戴防护用具戴两层手套,有时候左手摸右手都没有感觉,这对于给危重症患者动脉穿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大大增加穿刺难度。而ECMO体外循环支持患者均需要抗凝支持,穿刺失败也许会导致出血、血肿等不良并发症。杜颖应用B超下定位穿刺技术,成功对患者进行动脉穿刺,增加穿刺成功率,屡屡收到医护好评。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杰出护理工作者”的好护士介绍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好护士”,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哦!


本文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文字、视频资源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制图、视频编辑:宋宇菲  张梦佳

版式、文字编辑:张诗怡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