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天使】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赵卓君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编者按: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上海广大护理人员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她们用行动践行使命,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展现广大护理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弘扬护理工作者“扶危度厄、勇往直前、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上海市护理学会于近期开展了2020年“抗疫天使”先进事迹征集活动,并在官方微信订阅号上开设了“抗疫天使”专题栏目


本栏目发布的原创事迹的图文资料均由上海市护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护理部供稿。特此鸣谢!


本期“抗疫天使”专栏,我们讲述的是上海市公惠医院护士赵卓君的故事。



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夜晚的停机坪上有多少种色彩绚烂的灯。它们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却都安安静静的值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那些散发着或绿或黄甚至粉红色的助航灯像一个个无声的指挥者,在昏暗的夜色里,引导着每一架飞机安全准确的起飞、降落。而在我们的临时检测站上,那本该用来接送旅客的短驳车里,每一个车厢都立着三盏与助航灯截然不同灯。那些白色的小巧的立式台灯安安静静的守护在每一个检测台旁,像一个个认真的伙伴,更像一个个不畏辛劳的战士,在这个二十四小时值守的战场上,用它温暖而又清晰的光照,协助我们准确的做好每一次的核酸采样。


不同于阳光明媚的早晨。夜晚,是人最疲累的时分,也是情绪最低落,意志最消沉的时分。在这夜晚的机场,一望无垠的空旷,没有陪同,没有接机,茫茫的暮色之下,是人和行李的相互依伴,这个时候你是多么希望,有一盏明亮的灯能指引你的方向。


灯总是代表光明。走出航站楼,那本该昏暗的机坪边,这个曾严禁旅客踏足的区域,现在正迎接着每一位出国归来的同胞。台灯的光照,明亮了检测区,更明亮了每一位经历了跋涉长途拖着疲惫的身躯的旅客的心。明郎的检测流程,合理的闭环程序,无一不标志着安全。安全、合理、人性化,这是无数次改动检测方案的结果。一个个监测点拆了又建,我们一次次打包起所有的装备,消杀、整理、搬移、搭建,24个小时,甚至36个小时的连轴转,脱下防护服后接着搬迁,换一个监测点继续工作是我们协助海关抗击输入病例最起初的常态。所有的幸苦,所有的汗水,所有在防护服里缺氧状态下咬着牙的坚持,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我亲爱的归国同胞们,为了此时此刻,你们一落地就能眼见到的光明。

灯总是代表温暖。走下飞机舷梯,脚下踏踏实实踩着的是祖国的土地。一声声亲切的华语,一句句贴心的引导,无需自费的核酸检测项目,轻柔准确的筛查过程,都是祖国母亲对每一个中华儿女健康的关怀。3月的夜晚,机场的停机坪上一阵阵凌冽的北风吹走最后一丝阳光的恩惠。你们或许不知道,这看似严密的的防护服下,一个个姑娘们单薄的身躯正在忍受怎样的寒冷。24小时轮班的值守,我们守着那一盏台灯一分一秒的煎熬,只为第一时间迎接归国同胞们的到来,让你们无需等待,及时完成检测尽快回到那个等待着你们的家,让你们能早一秒踏入那个温暖的港湾便是我们坚持付出的回报。

灯总是代表希望。从各个国家不同航班飞回来的同胞们都将坐在这盏灯光下完成入境后的第一次核酸检。即便这旅程有么多曲折有多么不堪,你也已经坚持战斗到了这里。我们深深明白这一路揣着惴惴不安的惶恐不吃不喝不眠的苦痛,我们多想给你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你,看,这个台灯多像父亲在夜晚读报的那一盏,又多像母亲在夜晚修补你睡衣的那一盏。这散发着略带橘色光晕的检测台虽不是旅程的最后一站,却仿佛告诉每一个完成检测的旅客,家,就在前方!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抗疫天使”的护理资讯文章,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抗疫天使”,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撰稿:公惠医院  赵卓君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图片编辑:张诗怡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