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看点】继教园地:口腔颅颌面创伤的急救护理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上海护理》2020年策划了以“口腔科护理”为主题的3期继续教育园地系列专家约稿,就口腔复杂种植护理、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的口腔健康管理、口腔颅颌面创伤的急救护理进行深入阐述。


《上海护理》2020年第5期继续教育园地采用的文章是上海市护理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科科护士长袁卫军撰写的《口腔颅颌面创伤的急救护理》一文。该文系统地介绍了口腔颅颌面创伤特点、口腔颅颌面创伤诊治原则及护理措施等内容。文后配有20道单选题,有助于您阅读全文后进一步理解口腔颅颌面创伤急救护理的相关基础知识点。


下面我们节选部分精彩内容,一起学习一下吧!



口腔颅颌面创伤的急救护理


关键词:口腔颅颌面;创伤;急救;护理


口腔颌面创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及多发病,多因工伤、运动损伤、交通事故和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所致。据报道,急诊创伤中口腔颅颌面创伤占全身伤的11%~34%,多发于男性青壮年,20~40岁为高发年龄段,创伤原因以交通事故和摔伤最为多见,颧骨和下颌骨为高发部位,多发伤则以颅脑创伤最为多见。由于口腔颌面的血液循环丰富,上接颅脑,下连颈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起始端,且口腔颌面部骨骼及腔窦较多,口内有牙和舌;面部有表情肌及面神经;还有颞下颌关节和唾液腺;分别行使着表情、语言、咀嚼、吞咽和呼吸等功能,口腔颅颌面创伤可造成头颅、颌面、口腔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改变,如颅面瘢痕、畸形、颞颌关节、口颌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致呼吸道梗阻、颅脑损伤等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因此,口腔颅颌面创伤的急救护理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口腔颅颌面创伤特点、口腔颅颌面创伤诊治原则及护理措施,以期为口腔颅颌面创伤急救的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1. 口腔颅颌面创伤特点

1.1 颌面部血运丰富   由于口腔颌面部血液循环丰富,伤后出血较多,并容易形成血肿;组织水肿反应快而重,如口底、舌根或下颌下等部位损伤,可因水肿、血肿压迫而影响呼吸道,甚至引起窒息。同时,由于血运丰富,其抗感染与组织修复能力较强,易于创口愈合。

1.2 牙对颌面创伤的影响   口腔颅颌面创伤时常伴有牙损伤。尤其在火器伤时,被击碎的牙碎片可向邻近组织内飞溅,造成“二次弹片伤”,并可将附着于牙上的结石和细菌等带入深部组织,引起伤口感染。颌骨骨折线上的龋坏牙有时可导致骨断端感染,影响骨折愈合。

1.3 易并发颅脑损伤   颅颌面创伤最常见的伴发伤为颅脑损伤,由于颌面部遭受撞击力后直接通过骨传导机制和振荡效应而引起,上颌骨或面中1/3部位损伤易并发颅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伤、颅内血肿和颅底骨折等。其主要临床特征是伤后有昏迷史。颇底骨折时可伴有脑脊液从鼻孔或外耳道流出。

1.4 可能伴有颈部伤   颌面部下连颈部,为大血管和颈椎所在。下颌骨损伤易并发颈部伤,需注意有无颈部血肿、颈椎损伤或高位截瘫。颈部钝器伤及颈部大血管时,可在晚期形成颈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

1.5 易发生窒息   口腔颌面部位于呼吸道上端,损伤时可因组织移位、肿胀及舌后坠、血凝块和分泌物的堵塞而影响呼吸或发生窒息。救治患者时应首先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1.6 影响进食和口腔卫生   当行颌间牵引治疗后,会影响患者的张口、咀嚼、语言或吞咽功能,妨碍其正常进食,且由于难以有效清洁口腔,易导致口腔卫生不佳。

1.7 易发生感染   口腔颌面部腔窦多,有口腔、鼻腔、鼻窦、上颌窦及眼眶等。此类腔窦内存在着大量细菌,与伤口相通,易发生感染。

1.8 可伴有其他解剖结构的损伤   口腔颌面部有唾液腺、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分布,当腮腺受损时可并发涎瘘,面神经受损时可发生面瘫,三叉神经损伤时可出现局部麻木感。

1.9 面部畸形   颅颌面创伤后,常有不同程度的面部畸形,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治疗时应尽早恢复其外形和功能。


2. 口腔颅颌面创伤诊治原则

2.1 全面检查,迅速判断伤情   通过对患者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氧饱和度、神志意识、瞳孔的检査,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和体征,包括有无呼吸困难、大量失血、休克昏迷及重要脏器损伤等。针对患者的危急情况,及时进行救治。

2.2 根据伤情的轻重缓急,决定救治的先后步骤   有步骤地救治呼吸困难、大出血、休克及颅脑或脏器损伤,优先处理危急患者生命的部位伤。窒息和出血性休克是颅颌面创伤的主要死亡原因,预防窒息、有效止血和抗休克是创伤急救的首要任务。

2.3 尽早实施正确的专科治疗   口腔颅颌面创伤包括各种软组织伤、牙外伤及颌面部骨折,除救治患者的危急情况外,应及早进行相应的治疗处理,以减少创伤后颅颌面的畸形及功能障碍的程度。


3. 口腔颅颌面创伤的护理措施

3.1 防止窒息的护理   由于口腔颌面部的特殊性,当颌面部受到创伤时,骨折块、软组织的移位或外伤导致的出血或肿胀均会影响气道,严重时产生窒息。对于此类创伤患者气道的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

3.1.1 窒息的分类   窒息通常可分为阻塞性窒息和吸入性窒息。阻塞性窒息是指当患者出现损伤后,口内有血凝块、呕吐物、碎骨片、游离组织块及其他异物,组织移位、血肿或组织水肿等,均可堵塞咽喉部或上呼吸道造成窒息,昏迷患者更易发生……

3.1.2 窒息的急救处理   防治窒息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处理,在发生窒息前,应仔细观察并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一旦发生窒息,应立即抢救。掌握窒息的临床表现,迅速判断窒息的类型……

3.2 出血的护理

3.2.1 出血的分类和处理   按照患者受伤后出血的部位分为口内出血和口外出血。按出血来源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按损伤部位、出血来源和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同时应结合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出血量,及时治疗处理……

3.2.2 出血的护理   颌面部主要血管为颌内动脉及其分支,出血部位常在口鼻腔附近,难以采用压迫、血管结扎等方法止血。当出血威胁患者生命时,应及时补液输血,密切监测血压和血容量……

3.3 抗休克护理   患者发生口腔颌面部损伤后发生休克的比例较低,常因伴发身体其他部位严重损伤而引起,最常见的休克为创伤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根据休克发生的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

3.4 伴发颅脑损伤的护理   由于口腔颌面部邻近颅脑,因此常伴发颅脑损伤,常见的类型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颅骨及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等。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情绪变化等临床表现……

3.5 防止感染与转运   口腔颌面部的创口暴露于体表,易受到细菌等污染,导致感染而增加损伤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因此,防治感染是创伤初期的重要问题,应尽早清创缝合,早期使用抗生素、破伤风等……

3.6 颌骨骨折患者的护理   当患者发生颌骨骨折时,会出现诸多问题,如伤口疼痛、张口受限、牙受损、咬合关系紊乱等,从而影响患者的咀嚼和进食……

3.6.1 一般护理   注意创面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合理使用抗生素。观察颌骨骨折患者口内牵引固定情况,注意口内的夹板、结扎钢丝有无脱落、断开、移位,是否损伤牙龈或唇、颊黏膜等……

3.6.2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流质、半流质或鼻饲流质等。保证营养丰富和平衡,防止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3.6.3 心理支持   颌面部创伤可造成面部瘢痕、畸形、形象改变等,给患者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甚至可出现悲观、绝望心理……

3.7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口腔清洁,正确使用漱口水。做好饮食宣教,由流质(鼻饲流质)、半流质、软食逐步过渡到普食,注意营养摄入。定期门诊随访。


4. 小结

在对口腔颅颌面创伤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全面掌握口腔颅颌面损伤的特点和紧急救治处理方法,应对患者作全面检查,迅速作出准确的伤情判断,根据其病情的轻重缓急,决定救治的先后步骤,优先处理危急患者生命的部位伤,提供精准的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关注《上海护理》2020年第5期继续教育园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袁卫军(1968—),女,副主任护师,本科,主要从事口腔护理管理。

通信作者:寿宇燕(1962—),女,副主任护师,本科,主要从事急诊护理管理。


探索更多精彩

查看更多有关《上海护理》“继续教育园地”的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关于学会”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继教园地”,即可阅读“继续教育园地”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来源:《上海护理》2020年第5期

审阅:庹焱

文字编辑:张梦佳

版式编辑:张诗怡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