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护士】2020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之袁立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为进一步弘扬护理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宣传护理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中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坚定信念、同舟共济,继续全心全意促进人民健康,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上海市护理学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20年杰出护理工作者推荐宣传活动。上海市护理学会微信订阅号“好护士”专栏,将集中宣传这些品德高尚、乐于奉献、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好护士!

本期“好护士”栏目,我们将介绍2020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38病房护士长——袁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护士的先进事迹吧!




2020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之袁立




袁立,1993年7月到华山医院工作至今,现为38病房肾病科、眼科护士长,主管护师。



危难时刻,践行使命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2月6日,根据上海市防控办领导部署,统筹协调全市医疗资源做好新冠肺炎危重病例的救治工作,袁立护士长主动报名,准备好CRRT相关设备准备,随时做好前往定点医院支援的准备。2月9日随华山医院援鄂四纵队出征,与战友们一起整建制接管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ICU,袁立护士长义不容辞的成为其中一员,负责CRRT的护理工作。由于光谷院区使用的血透机不是华山医院常用的机型,袁立立即与武汉同济光谷院区的的血透中心联系,经过了多方协调筹备,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新机器的装机、调试及血透专职护士的培训,次日就为一位危重新冠肺炎合并尿毒症的患者进行了首例的CRRT治疗,特殊的环境,沉闷的防护,新学的技能,随着血泵持续运转,血透管路内流动的血液不断地循环,带给患者的是生的希望,更是袁立作为血透护理组组长不畏艰难出征武汉的初心和使命!

就在CRRT工作开始步入正轨全面开展的时候,援鄂四纵队又赋予了袁立团队更艰巨的任务,接管ECMO病人的维护工作。袁立临危受命没有一丝犹豫,即刻组织大家收集了相关资料,连夜不停的研究学习,流程梳理、模拟预案。在四纵队第一例ECMO成功建立后,袁立带领的血透组护士接管这台机器,24小时不间断进行各项数据的观察、监测和记录,根据ACT、APTT、血气分析的结果调整抗凝剂的速率以及ECMO的转速、空氧混合的浓度及气流量,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末梢循环,时刻确认导管的妥善固定及约束的有效性,及时处理机器的各种报警。在成功的背后,是袁立同志在舱内连续奋战12小时不吃不喝的心血结晶。

时至今日华山医院接管光谷院区ICU已经为病人实施了5例ECMO治疗,成功脱机4位患者,存活率100%,在所有援鄂医疗队中遥遥领先,这背后离不开袁立和她的组员们日日夜夜的守护。2020年3月8日,国家副总理 孙春兰同志连线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华山医疗队听取汇报,当听到华山医疗队ECMO的成绩时竖起了大拇指。袁立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党的使命,吃苦在前,不计个人得失,带领整个血透小组不忘初心,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高度挑战而又艰巨的任务,为华山医疗队成功实施各项治疗保驾护航。



专业专注,创新创心

袁立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工作上认真严谨、踏实敬业,学习上努力专研、勤学补拙,对待病人热情周到换位思考,对待同事团结友爱关心互助。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持工作在临床护理第一线,其中从事血透护理工作19年,慢性肾脏病护理及腹膜透析护理5年,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自2015年起担任38W护士长,注重临床专科发展,梯队建设,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在病房、腹透门诊及全院危重症血液净化各领域工作中带领护理团队不断进步。目前病房有血透护士5人,腹透护士5人,肾移植护士1人,CKD护士1人。2019年华山医院腹透中心获得上海市护理学会腹膜透析联合实训基地(华山医院与松江区中心医院),接受腹透护士实训13人次。大力开展肾病慢病管理,2015年建立“华山肾&腹透园”微信公众号,优化腹透患者门急诊一体化管理流程,关口前移倡导CKD专病门诊护理。2019年带领团队获得2019年度中华护理学会腹膜透析患者管理案例三等奖。



典型事迹

2020年初,袁立主动报名随华山医院援鄂四纵队出征武汉,作为血透护理组组长负责同济医院光谷院区ICU病房的CRRT和ECMO的护理工作。ECMO是新冠危重症患者最后的希望,袁立从零起步,克服种种困难,带领血透护理团队配合医生在光谷ICU成功实施5例ECMO治疗,撤机患者存活率100%,这背后离不开袁立和她的组员们日日夜夜的守护。这不但是华山医院零的突破,更是实现了全国第一例清醒状态下的V-V ECMO成功脱机。她是患者救命神器的守护者,她虽然承担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巨大的心里压力,却不折不扣的完成了任务,不辱使命,不忘护理人的初心。

袁立带领华山医院腹膜透析专病管理团队,通过专病门诊、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网络随访等多样化的模式,对维持性腹透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管理。在急诊腹透患者就诊、腹透急症处置等方面建立严谨、规范的处理流程,确保对病人的管理质量及临床医疗护理安全。运用PDCA对腹透病人管理进行了持续质量改进并获得显而易见的临床收益。历年腹透患者掉队率均在15%左右,腹透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均超过60个月,中心腹透感染率在85-100病人月/次。2019年,袁立同志带领团队获得上海市护理学会腹膜透析联合实训基地及中华护理学会腹膜透析患者管理案例三等奖。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杰出护理工作者”的好护士介绍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好护士”,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本文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文字、视频资源来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制图、视频编辑:宋宇菲 张梦佳

版式、文字编辑:张诗怡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