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图文】羡慕别人家的爸爸有什么用?把老公培养成“袋鼠爸爸”只要这几招……








作者简介

高蕾(1979—)女,主管护师,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产科母婴护理责任护士、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咨询师,主要从事产科护理。


母乳喂养咨询门诊:每周四下午


引言


日常工作中能听到不少孕妈或者初为人母的新手妈妈会议论家中的那位“队友”,有些奶爸特别靠谱,事事亲力亲为;有些奶爸一到带娃就很忙,忙东忙西就是没时间带娃……育儿可不是一个人的事,想让爸爸参与其中,就要给他体验的机会。


本期“护健图文”栏目,我们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产科护士高蕾,为我们讲讲什么是“袋鼠爸爸”以及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袋鼠爸爸”等相关科普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袋鼠护理?

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因像袋鼠妈妈将小袋鼠养在育儿袋里一样而得名。WHO界定的袋鼠式护理包括3部分,即袋鼠式体位,袋鼠式营养,袋鼠式出院。

袋鼠式体位又称皮肤接触护理(Skin-to-skin Care,SSC)是指新生儿出生后早期与母亲直接进行的肌肤接触,有利于新生儿神经与体格的发育,对稳定新生儿生理功能有显著作用。袋鼠式体位实施者,以新生儿父母为主。

有研究发现,父亲实施袋鼠式体位与母亲一样安全、有效。那么,怎样才能做个合格的袋鼠爸爸?



宝宝出生前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是基础知识学习,医护人员向准爸爸讲述袋鼠护理概念、原理、作用,让准爸爸对袋鼠护理有个了解,重视袋鼠护理,成为袋鼠护理的支持者、拥护者;其次是袋鼠式体位的操作演练,医护人员就袋鼠式体位的摆放,皮肤接触的要求,抱宝宝姿势的要领,告知准爸爸,并将现场指导。医护人员的鼓励,准爸爸的扎实基础,为袋鼠爸爸养成,埋下成功的种子。


图片来源:图虫



实地操作——来个华丽开幕

初为人父,望着眼前粉嘟嘟的宝宝,爸爸激动、喜悦中参杂着不知所措,这时医务人员教会新手爸爸抱宝宝要领及注意事项,协助新手爸爸完成第一次袋鼠式皮肤接触,为袋鼠爸爸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啦,前期的准备只为此时成功的幸福时光。

医务人员调好室温,爸爸解开上衣,腰背垫好靠枕,坐在准备好的单人沙发上,身体稍后仰。医务人员把只穿着纸尿裤的宝宝抱起,让宝宝面朝上,脸偏向一侧,贴在爸爸裸露的胸前,两人皮肤直接接触。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刚开始宝宝扭动着身体,渐渐地平静着躺在爸爸胸前;爸爸的身体也从僵硬变得放松。这是父子间第一次距离这么近,爸爸目光都聚焦在宝宝身上,忍不住用他大手,轻轻地握住宝宝小手,这个时刻是属于他们父子间的,这副美丽的画面,让人不忍心去破坏它。



后期坚持——培养良好的亲子间感情

住院期间,随着与宝宝接触次数的增加,需要医护人员的帮助越来越少,最后过渡到新手爸爸自己就可以进行袋鼠式皮肤接触。出院后,爸爸可以每天与宝宝以此方式独处,做个幸福的袋鼠爸爸。

图片来源:图虫

好爸爸,从袋鼠爸爸做起,放下手机、电脑,参与到宝宝的护理中来,可以让妈妈有更多的时间休息,恢复体能,利于母乳的分泌减少产后抑郁,利于夫妻和谐。袋鼠爸爸给宝宝安全感及信赖感,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推荐阅读

【护健图文】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肝炎……这些情况可以母乳喂养吗?这里有答案

【护健图文】婴儿到底能不能趴睡?怎么睡才更安全?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母婴”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母婴,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


如果您有更多有趣的/实用的/专业的护理科普文章欢迎来搞,点击底部菜单“护你健康”栏目,进入“科普投稿”,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完成投稿,感谢您的支持!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仁济医院南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编辑:张诗怡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