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护士】2020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之陶燕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为进一步弘扬护理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宣传护理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中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坚定信念、同舟共济,继续全心全意促进人民健康,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上海市护理学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20年杰出护理工作者推荐宣传活动。上海市护理学会微信订阅号“好护士”专栏,将集中宣传这些品德高尚、乐于奉献、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好护士!

本期“好护士”栏目,我们将介绍2020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上海市浦东新区肺科医院护理部主任——陶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护士的先进事迹吧!




2020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之陶燕




“穿上白衣就是战士,去战场就是使命与职责,我愿用心灯,守护和照亮病痛中的他们。”这是一名曾参加过非典斗争的白衣战士陶燕主任的心声。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她在党支部发出号召令的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主动请缨参加上海医疗队前往支援武汉。她在请战书上写道,“作为一名医院护理的统领者,我不需要排摸,每一个护士的情况我都了解,老、弱、病、残我一样也轮不到,何况我家孩子也大了,医院最佳人选就是——我!”就这样她来不及与家人共度春节,来不及与骨折的母亲道别,在除夕夜搭上了前往武汉的飞机,毅然前往武汉支援抗击疫情。

武汉前线,36床患者是一位79岁的乡下老伯,严重听力障碍,普通话也不会,难以沟通。由于对环境不适应,以及离开家人的恐惧和无奈,他一进病房就拒绝补液、拒绝进食,医护人员苦苦相劝,甚至于送来家信也劝他无果,实在没办法,陶燕同志就想利用文字来沟通,通过文字终于患者开口了,原来他不想住院,不想补液,叨扰着“哪怕死也要死在家里”,所以用绝食来抵抗。了解患者情况后,陶燕同志与其他医护人员就联系到患者的儿子,通过手机视频让儿子来劝导他,让家中的宝宝呼叫他,看到家人安好,听到亲人的呼唤,患者心情别样激动,终于愿意进食,一会儿就吃了一罐八宝粥。视频的另一端,患者的儿子不断的感谢,不断竖着大拇指点赞。自此之后,患者也开始变得“听话”了,除了配合治疗之外总会笨拙的写几个字给陶燕同志等医护人员,例如“我想走走”、“你们累了吧”等。看着患者心情日益开朗,身体逐渐康复,她倍感欣慰,觉得默默守护患者也有了价值!

病区的另一位83岁的老婆婆患者因“新冠”辗转来到及金银潭医院,入院时患者一直嗜睡,两便失禁,不能进食,生活根本不能自理。因病房内没有护工,所以患者的生活起居也都是护士们完成的。除了治疗之外,还要承担换尿布、翻身、拍背、喂饭......为了防止婆婆发生压疮,需要为患者加用垫枕,陶燕同志就从值班室找来旧棉被,一剪二,用床单包裹,两边用橡胶手套一扎,一个糖果枕就做好了。将糖果枕送入病房给患者使用,也得到了其他医护人员的一致的好评。通过她的精心护理,患者的情况也在一天天的好转,从一开始的嗜睡,到有所反应,现在已能简单交流,一口气还能吃一碗鸡蛋羹!每当这个时候,她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该患者还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有时会有烦躁,为防止拔出留置针,准备适当给予约束,找遍了整个医院都没有约束带。她就自己想办法,就地取材,找来几块新毛巾当衬垫,还有绷带、针线包等,就开始缝约束带了。一针一线的背后是白衣战士满满的爱和期待,也许正是源于这份爱和期待,将一切不可能都会变为可能!



典型事迹

陶燕同志一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一名非典时期参加增援新区传染病医院收治工作的白衣战士,在收到上海将组建医疗队援助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的第一时刻,主动向医院请缨前往援助武汉。

在武汉前线,她临危受命成为了金银潭北二楼的护士长,在与武汉当地医护人员交接后。她带着护理团队快速熟悉环境、重新梳理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抗疫一线工作中。在隔离病房,她要处理紧急医嘱、配置、传递补液、口服药、核对信息等工作,每天都非常忙碌,衣服基本也没干过。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但她总会不停的告诉自己要坚持,坚持,必须坚持!在这里,她始终保持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满足患者要求,也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杰出护理工作者”的好护士介绍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好护士”,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本文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文字、视频资源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肺科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制图编辑:宋宇菲 张梦佳

版式、文字、视频编辑:张诗怡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