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天使】雷神山小记——胡晓敏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编者按: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上海广大护理人员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她们用行动践行使命,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展现广大护理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弘扬护理工作者“扶危度厄、勇往直前、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上海市护理学会于近期开展了2020年“抗疫天使”先进事迹征集活动,并在官方微信订阅号上开设了“抗疫天使”专题栏目


本栏目发布的原创事迹的图文资料均由上海市护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护理部供稿。特此鸣谢!


本期“抗疫天使”专栏,我们讲述的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胡晓敏的故事



我和先生邱彬相识12年,从未见过他哭。直到2020年2月17日晚,我打点行囊、整装待发,正和他絮絮讲着家中为数不多的细软放置方位之际,忽感他有些异常,抬头细细看他,方辨出他竟哭了。

从知道我报名参加援鄂到确认即将出发,他全程默默相伴,未言半个不字。那夜,昙花一现的眼泪后,他执我手只反复嘱我:“好好地回来!”回头看来,当时真有些傻气。可我踏上飞机伊时,心里是真想着,此去不知能归否?

此前,我从未踏足武汉,故而它之于我片面的印象就是空旷而寂静。只我们的一辆车行走在一座城中,好似只这群人是鲜活的一般。我们,即将面临的是什么?车上所有人,沉默不语。

记忆中,接下来的几天是纷乱的,就像播放快进一般,来不及细品紧张恐惧,只机械地跟上步伐。连夜搬运成批物资、睡梦间被初春寒冷冻醒、手机微信里多出的十几个工作群、宾馆房间分区布置、穿脱防护服培训考核、注射助免疫力药物;进山熟悉医院环境、工作信息平台培训、三日内“无中生有”收拾出个病区……

本次随队出征,我被编入临时宣传部,成了一名“战地记者”。用相机、用眼睛、用心记录下我与爱和勇气同行的48天历程,感受来自身边队友蓬勃的力量!

2月23日下午 1点,雷神山C1病区正式收治病人!我身着防护装备、站在病区大门前看着第一位患者走近时,之前所有筹集起来的防备刹那间统统消散。和原本想象中的狰狞不同,这只是一位生了病的寻常老者,现在只是个需要我们帮助的普通病人。

仿似苏醒般回神,大家一个接一个地上前接过病人们手上的行李物品,带领着他们到达预先安排好的病舍。当天即收治确诊患者32人,除却多了一套医用防护装备,和上海的工作流程并无太大差别。

但为了这套装备的差异,多少依旧是需要付出些代价的。摒弃一些原本稀疏平常的生理需要,上班前两小时不喝水,因为近8小时不能上厕所;生理期无法顾及个人内务,纸尿裤拉拉裤各显神通;手上湿疹、皲裂遍布,淋上酒精手消液既痛且痒;脸上深深压痕;下午3点吃上已无余温的午饭……

也终于得知一些之前未感受过的体验,原来口渴到极致时,嘴里会弥漫一片苦涩;原来口罩勒久了,双目会跟着疼痛、干涩;原来口水和肥皂液均可使护目镜起雾时间延后;原来头痛和肌肉酸楚不一定是患病,也有可能是缺氧了;还有,想家的时候抬眼望天,忍住,泪就不会流下了……

进入负压病房,我用简单的设备拍下一张张照片,记录着队员们的喜怒哀乐。因工作人数紧张,往往拍着拍着便放下手中的相机参与其中。就这样,我每天白天随队进舱,夜晚分享照片,整理文字信息。

有一张照片让我印象深刻,每天医生寻常查房需要2到3个小时,小小的病床边,16床大妈站得笔挺,感激地向救治她的医生敬礼致意。另一边的周小建主任左臂夹着病案录连忙用右手郑重地立正回敬,这两位相互敬礼的人用饱含对生命的敬意将照片填满。


90后护士曹思萍终于上完了大夜班,连续的奔波使她大汗淋漓,蒸腾而上的热气化为了护目镜上凝结的雾珠。悄悄按下了快门,一张年轻的侧脸赫然显现,虽然被口罩遮挡又雾气迷蒙的脸已看不清你长成什么模样,但青春和希望正从凝视远方的双眼中喷薄而出。


又是忙碌的一天,潘宇慧正看着面前的电脑处理医疗信息,作为负压病房舱内外的信息枢纽中心,主班这个岗位肩负着舱内外信息沟通协调、处置医嘱的重任。这时电话和对讲机同时响起,她一手拿起电话一手握着对讲机接听起来。这一瞬的画面,有序而从容。


一双不怎么大的手,戴上劳防手套,就能搬动一个个沉重的箱子。雷神山C1病区的物资保障就靠这些平时瓶盖都拧不开的姑娘们,她们用肩扛用手拽,把各类物资及时填充补齐,库房整理得井然妥当。“现在实在太丑了,晓敏你别拍了!”于是就有了这张不肯露出真容、奋力抱起箱子的照片!


重症监护室里患者病情危急,同时启用叶克膜、呼吸机、输液泵和推注泵等仪器。张敏从一接班就没有丝毫空闲,观察、记录、根据生命体征调整参数、查看机械运作。如果不是瞥见她背后的名字,我根本不知晓画面中冷静专业的人是谁。


宾馆大厅内,一沓盒子高高堆摞起来,为了让错过饭点的队员能够尽早吃上果腹的点心。陆辰铭几乎趴伏于地全力推动着身前的盒子。我们后勤保障组,就是让医疗队里的兄弟姐妹没有后顾之忧,吃饱喝好睡暖。


夜,很快又降临了。坐上开往雷神山的905班车,和往常一样向外眺望。惊奇地发现,武汉正渐渐苏醒。远处鳞次栉比的楼宇亮起了灯,向我展现出不一样的城。他正在一点点地好起来。眼,有些模糊;夜,却因着这些光,愈发清晰。


我的手边还有很多这样的照片,每一张都是一幅动人的画面,一则动听的故事。查房、护理、喂饭擦身、倾听、挥手相送……

坐在定点隔离的宾馆内,看到手机屏幕里两个女儿争相笨拙地向我诉说思念之情,不禁笑出声。我终于安全回了上海,隔离期后就能和家人团聚。武汉之行于我就是一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刻骨铭心的经历,雷神山,举国之力共筑的壮丽画卷上留下了我们曾经的拼搏、激情和汗水!

再见,雷神山。

我要重回人间了,愿我们,再也不见!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抗疫天使”的护理资讯文章,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抗疫天使”,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撰稿:第一人民医院 胡晓敏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图片编辑:张诗怡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