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天使】逆行家乡的白衣战士——吴凡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编者按: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上海广大护理人员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她们用行动践行使命,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展现广大护理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弘扬护理工作者“扶危度厄、勇往直前、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上海市护理学会于近期开展了2020年“抗疫天使”先进事迹征集活动,并在官方微信订阅号上开设了“抗疫天使”专题栏目


本栏目发布的原创事迹的图文资料均由上海市护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护理部供稿。特此鸣谢!


本期“抗疫天使”专栏,我们讲述的是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护士吴凡的故事。



2020年新春,我的家乡武汉爆发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下武汉封城了,家家户户闭门不出,整座城市宛若空城。在听到武汉的同学说起她们已经奋战在临床一线多日了,我真的很想去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她们。

但是考虑到家里孩子还小,我又犹豫了,此时同为医务人员的丈夫鼓励并支持我:“该为家乡做点什么了,你放心去武汉吧,家里还有我照顾!。他给予了我极大的鼓舞,后来我三次递交“请战书”,请求支援武汉,响应上海市卫健委的决策,终于在2月19日加入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支援雷神山医院。

经过一系列的岗前培训,2月23日我们雷神山C4病区“开张”,我作为首批迎接患者入病区的护士,既有着EICU的操作急救仪器和危重抢救的经验,又主动承担了“小翻译官”的职责。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25床的爷爷,由于老人年纪大了,在这负压式病房里“关着”难免有些情绪。有一次我早上8:00来接班,听夜班的护士描述,老人已经很烦躁了,把卫生间的洗手池砸烂了,把外走廊的门也破坏了,试图外出。我当时立即走进房间,一个护士正在极力劝告老人,我来了以后,先用家乡话与老人沟通,让爷爷先放松一些,冷静下来。把爷爷扶到病床上坐着,与他像家人般聊天,慢慢的老人笑了,我又试图让他把早饭吃了,看他后来吃得很香,我也放心了,同时通知维修师傅进来把房门及洗手池维修好。之后我又说服爷爷同意输液,配合治疗。其实进入这里的患者多少都有些彷徨和孤独,这些老人更需要我们的关怀和爱护。


通常上班之前我们不敢喝一滴水,穿防护服前必定要去卫生间一趟,在我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进舱后,闷热的板房里经常出好几遍汗。很多次在一系列护理完患者后,汗水已经让衣服都粘在了身上,脱去防护服等全部“盔甲”后,回到休息区,通常都要一口气喝掉1到2瓶500ml的矿泉水,因为真的太渴了......


现在我们病区已经有很多患者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出院了,相信武汉在经过广大医护同胞的努力下,一定会恢复往日繁华!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抗疫天使”的护理资讯文章,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抗疫天使”专栏,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撰稿:第七人民医院   吴凡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图片编辑:朱晓珺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