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护士】2018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之任林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为进一步弘扬护理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上海市护理学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18年杰出护理工作者推荐宣传活动。上海市护理学会微信订阅号开设的“好护士”专栏,旨在宣传这些品德高尚、乐于奉献、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好护士!
本期“好护士”栏目,我们将介绍2018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上海市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护士——任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护士的先进事迹吧!
2018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之任林 |
任林2007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一干就是十年。十年来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自己的真诚守护老年患者的健康。
入乡随俗,打开沟通一扇窗
提升技能,敲开专业一扇门
十年来她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充实、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凭着实力取得了区康泰杯三基竞赛护理组个人心肺复苏术和血压测量第二名、知识竞赛第三名的佳绩。成为中心护理总带教,护生社区见习总带教后,发扬“传帮带教”精神,耐心仔细地指导年轻护士们。每一次成绩都是她前进的动力,凭着不懈的努力,成功入选长宁区首届护理人才培养计划和中心的第二轮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培养平台,顺利的与华东急诊病房的护士长结师生对,定期的到华东医院进行学习。学习时不忘总结,近年来她发表论文两篇,并受邀参加第十三届世界华人地区(两岸四地)长期照护研讨会进行大会发言交流,荣获优秀论文奖。
暖心关怀,对待患者付真诚
当被安排到病房后,看到那常年被慢病折磨的住院患者们,她意识到一定要以患者所需为学习方向,发现病房PICC置管患者越来越多,她就积极报名参加PICC维护技能学习,为住院患者带来实惠和便利,大家纷纷感慨“社区医院也能享受大医院的护理服务啦”;听到老年患者因长期疾病而负能量满满时,她就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去攻读心理学,默默的做起病房“专职”心理疏导员。她的一举一动,患者及家属都看在眼里,纷纷翘起了大拇指“有你在,真是太好了,你就像我们的家人一样”,患者的肯定,家属的赞许,都展现在她那亲切朴实的笑脸上。
巧手发明,实惠患者勇创新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她渐渐的发现肢体障碍患者的下肢主动训练比上肢难,为帮助患者摆脱这一困境,她查文献请教专业老师,通过反复尝试,终于亲手缝制出一种能让患者自己主动训练的康复器具--牵拉训练带,中标院级和区级两项课题,荣获上海国际护理大会护理创新二等奖、长宁区“智慧医疗”五小创新银奖、上海市社区创新屋大赛长宁区初赛二等奖等等奖项。一位脑梗患者尝试之后更是激动的说“这简直为我量身定做的啊,太好用了”。她听着满心的欣慰,目前已申请专利。
十年的真心坚守,她秉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懵懂无知的护生到如今中心护理骨干,用精湛的技术与贴心的服务走进患者,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朝着成为一名全而专,专而精的健康守护天使而努力前行!
典型事迹
记得有一位50多岁男性患者,因脑梗后遗症导致一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情绪波动非常大,有时易爆易燥,有时又悲观哭泣,对正常康复带来影响。任林得知后,主动来到患者床边,理解他作为中年男子,一下子变成现在的窘况是常人都难以承受。通过了解得知患者因康复效果不明显而焦急,只因中心康复师仅有一位,每次都需排队,而治疗时间又相对有限。于是任林细致地把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耐心解释,同时认真聆听他的苦恼,就是这样循序渐进的开导,一次又一次的鼓励树立他继续康复锻炼的信心。“怎样可以让患者自主锻炼呢?”任林开始认真思考,通过查找文献请教老师后反复尝试,一针一线缝制出了一种能让患者主动训练的器具-牵拉训练带。一边是患者自主锻炼,一边是康复师专业训练,每天都在进步中,渐渐地患者的脾气开始收敛了,逐渐树立起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在出院前夕,这名患者拄着拐杖激动对她喊着“任林,你看,我今天能走了!这次住院真的太感谢你了,你就像家人一样为我们着想”看着他那自信的神情,任林欣慰的笑了。自此以后这项发明在临床上帮助了许多的患者,得到他们的一致好评,也获得了上海市第五届护理创新器具二等奖。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杰出护理工作者”的好护士介绍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好护士”,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本文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文字、视频资源来源:上海市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
审阅:庹焱
制图:宋宇菲 张梦佳
版式、文字、视频编辑:张梦佳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