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护士】2018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之蒋红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为进一步弘扬护理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上海市护理学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18年杰出护理工作者推荐宣传活动。上海市护理学会微信订阅号开设的“好护士”专栏,旨在宣传这些品德高尚、乐于奉献、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好护士!


本期“好护士”栏目,我们将介绍2018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护理部主任——蒋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护士的先进事迹吧!





2018年上海杰出护理工作者之蒋红




蒋红,女,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护理部主任,兼任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上海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卫计委医管中心护理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循征护理中心副主任,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护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上海护理》、《护理学杂志》、《中国护理管理》多家核心期刊编委、审稿专家。


 视质量是命脉,优质护理

凭着对护理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以国际标准打造华山特色的卓越护理品牌。2007年,医院正式启动JCI国际医院标准认证,作为护理团队的带头人,她从令人沮丧的JCI基线调查结果中看到了与国际先进医院管理之间的巨大差距。针对JCI为病人提供连贯、安全的医疗护理要求,她摞起袖子带头干,引入理念、重修制度、改进流程、简化记录等等;通过PDCA质量管理工具抓好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系列过程;引入风险管理标准,把各类不安全事件作为风险管理目标,纳入护理质量标准体系中;以病人安全为目标的护理理念就在大量的、细致的、甚至改变多年习惯、颠覆传统观念的护理工作中得到贯彻、理解、更新、成为准则。


JCI认证后,她习惯用国际视野审视自己,带领华山护理团队更深入地研究国际化、标准化的护理理论并付诸于实践。她明白:团队要发展,必须要有建树、有创新,才能为中国的护理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她带领的团队获得2009年全国卫生系统护理专业巾帼文明岗;2010年医院以高分一次性整体通过JCI评审,并在卫生部全国大型公立医院巡查病人满意度调查中获得第一名,2011年医院成为国家首批优质护理考核优秀单位,2012年获得上海市优质护理考核优秀单位;2013、2016年医院又以高分通过JCI复评审。连续多年获得上海市精神文明第二名,复旦附属医院精神文明第一名。一步一个脚印,厚积而薄发,踏得很坚实。2017年获得国家卫生通报表扬2015-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深化优质护理示范医院,2017年获得上海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医院。


 以教育为源头,孕育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护理学科的发展,教育为本。蒋红主任深谙人才成长的途径,2011年护理部成立“华山护理培训中心”,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不同专科护士的授课、培训和考核形成规范,常态运行;每年举办10个国家级继续教育专科护理学习班;2010年起“华山-麻省总院护理高峰论坛”,每年一个专科主题连续8届,毫无保留地把华山护理的经验和体会与国内外同行共享;积极选送护士参加国内外学习交流,近200人赴美国、日本等境外学习。

她带领的团队通过继续教育获得学历提升,2013-2017年获本科学历120名、获硕士学位12名;50人荣获医院优秀护理人才奖励基金,累计103万;352名护士获得中华、上海市护理学会各类专科培训证书;92名护理管理者获得市护理学会护士长适任证书;获“2012年上海市护理技能竞赛“护理技能能手”2名,2013年获上海市“护理技能标兵”2名(上海市第一、三名),2014年获“上海市“护理技能标兵”1名和“优秀团队”称号;2017年获上海国际护理技能大赛“最佳现场展示”、“最佳教学风采”两项大奖。

分享经历,辐射同行。助力使院集团下属医院分别获得区护理重点学科和医院重点学科。


推学科不断提升,特色专科

她担任护理部主任至今10余年中,华山医院新开2家分院(今年5月又将开第3家),她带领着团队人员通过标准设置、储备人才、规范实施、同质化管理,顺利保证新院开张与运行。

在病种难度( CMI=2.21)和三四级手术比(49.4%)双高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做护理部主任的压力是非常人的。民众对医院护理服务需求的日益高涨,国家对护理专业水准不断提高。她带领的华山护理团队,2010年成为卫生部首批专科护理重点建设项目,通过四年的专科建设,华山护理在学科建设、专科护理、临床服务、教育和科研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三个专科护理门诊(PICC,造口、伤口及腹透护理)门诊量逐年上升;作为上海市护理学会专科实训基地的急诊急救护理(曾获优秀示范基地称号)、手术室护理、重症监护护理、血液透析护理、PICC护理、伤口造口护理、腹透护理共为上海市各级各类医院培训适任护士700余名;患者住院天数逐年下降,从2011年的8.88天降至2017年的7.13天。2015年底华山护理又成为上海市重要薄弱学科(神经科护理)建设组长单位。近5年华山护理发表论文近700篇、其中SCI25篇,专利30项,获得校级以上课题41项、其中国家级2项,主编书籍14部、参编21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0项。


敬生命为圣神,敢于担当

用护理专业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是她成为护士以来一直追寻的梦想。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吞咽障碍常常容易被人们察觉,而吞咽困难常常被忽视,针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她与学生们一起,引入并汉化《简易进食观察量表》,进行临床调查,从吞咽困难的摄食障碍(从坐的姿势、获取食物、将餐具中食物放入口中分析)、和吞咽障碍(从哫嚼控制、吞咽、牙齿和口腔问题分析)、以及精力食欲低下三大方面评估,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达到早期改善脑卒中后的营养状态,促进康复的目的,此研究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9篇。

她的善良表现在敢于担当,肝炎暴发时她在临时病房加班加点,安抚患者。汶川、尼泊尔地震等系列突发事件时她听从指挥,从全院自愿报名中选出最合适的护士支援前线,保证工作、安抚家人、实地慰问便成了她的忙碌。在问题前她总是先承担责任,在荣誉前她总是退后一步。

她和华山的每一名护士砥砺前行,勇创佳绩。她本人也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与探索,至今,她主持完成课题7项,主编专著9部,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4篇,获上海护理学会科技三等奖2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


 典型事迹

爱护理更爱护士,创基于磁性文化促进专科护理发展的临床实践环境,叙事、感悟、满意 护理学科发展人才是根本,为吸引优秀护理人才稳稳地成为华山护理团队的一员,并努力进取。借助华山医院与美国麻省总院的交流,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请MGH原护理副院长Jeanette Ives Erickson 核心团队帮助,尝试引入美国磁性医院认证标准,创建促进专科护理发展的临床实践环境。她与团队们确立华山护理标识,设立促进专科护理发展临床实践环境九大模块:医院与部门的愿景与价值观;以患者、家属为中心;专科护理实践标准;护士职业发展;各专业人员的合作决策;临床护理问题研究;叙事文化;专业实践的临床认可与提升;创新和研发。围绕模块,举措有效,并以《促进专科护理发展的临床实践环境建立与效果评价》获得第十一届上海护理科技三等奖。

努力探索在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分层使用护理人员;强化有效激励机制;加快专科护士培养,推进护理专业化发展;使华山护士辞职率一直在2.5%以下,尝试创建护患双满意医院。

她知道,一个能让人时时感受温暖的团队是具有凝聚力的。2013年她创意成立的“护士心灵绿洲”从关怀室发展到2015年医院工会成立EAP,旨在为临床护士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困惑,在百忙中每周一次下临床聆听临床一线护士的心声,成为1500多名护士的“大姐”。护士或家属身患恶疾,她总是伸出援手,并动员大家献出爱心。护士的孩子突患急性白血病输不上血小板,她又发动大家无偿捐献单采血小板,不仅解决燃眉之急,也开辟了白衣天使另一条爱心之路。她策划的2011年创办内刊《华山护理》,以及历经11年读书报告会,每年护士节医院领导下病房慰问等都是把优秀的护士牢牢地吸引在医院的大家庭中的有效举措。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杰出护理工作者”的好护士介绍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好护士”,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本文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文字、视频资源来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制图:宋宇菲 张梦佳

版式、文字、视频编辑:张梦佳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