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天使】生命虽有痛,但有你真好——赵小燕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编者按: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上海广大护理人员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她们用行动践行使命,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展现广大护理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弘扬护理工作者“扶危度厄、勇往直前、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上海市护理学会于近期开展了2020年“抗疫天使”先进事迹征集活动,并在官方微信订阅号上开设了“抗疫天使”专题栏目


本栏目发布的原创事迹的图文资料均由上海市护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护理部供稿。特此鸣谢!


本期“抗疫天使”专栏,我们讲述的是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护士赵小燕的故事。



警钟响起,似乎就在一夜之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猝不及防而来。武汉,一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一下子聚焦了来自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关切目光。那是一座自古以来都令人心驰神往的英雄城市,也是很多人从未曾涉足过的未知异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去!”年轻的预备党员,86后护士赵小燕第一时间踊跃报名。波波头、圆框镜、笑眯眼,一直翩翩快乐着恰如其名的她,一贯温暖热心又积极上进的她,关键时刻彰显出了白衣天使与生俱来的勇气和深深镌刻在骨子里的责任。

驰援武汉,十万火急。大年初四,不惧逆行。宽慰好年迈的父母,惜别了爱人,再拥抱幼小的女儿,纵然内心也闪过一点忐忑和忧虑,眼里也情不自禁地掠过了一丝泪光,嘴角却依然保持着轻轻地上扬,微笑着与家人一一告别。一边是挚爱的亲人和故土,一边是急需支援的同胞和他乡,此时此刻,人生选择的天平没有出现过丝毫的倾斜,像海一样无私奉献的博大情怀,像天空一样崇高伟大的坚定信念,充斥着她全身每一个热血沸腾的细胞。

终于,脚踏在武汉这一片此刻还笼罩在灰色阴霾中的热土上,华灯璀璨中透着一股股异样的沉寂,条条空旷的街道亦在风声中如泣如诉地道说着一个个悲欢离合的人间故事。

换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上N95口罩和护目镜,全副武装的小燕和她的伙伴们开启了全新的援鄂护理工作。每一个岗位都是新的阵地,每一次轮班都是新的抗争,每一位病患都是至亲的亲人,每一天都是在与病魔和死神赛跑。


量体温、打补液、测氧饱、抽血、吸氧吸痰,铺床换单、喂药喂饭、更衣换尿布……穿梭在一间间病房和长长的过道里,汗水早已经浸透了防护服内的几层衣服,黏腻中还有汗珠在不停地滚落,又是憋闷又是气喘,每走一步都能清晰的听到自己“呼哧呼哧”的厚重呼吸声,口罩勒到脸部已经从生疼到麻木,近视眼镜加护目镜的重重叠影下,恍惚间会有种不知身在何处的错觉。目之所及,病房里那一张张恐慌的面孔,那一双双忧伤的眼睛,那一颗颗孤独无依的心灵,那一具具苦苦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病躯……

“还有那么多病人在等着我护理,一定要坚持住!”每每这时,小燕心中就会油然升腾起那份最初的信念,那是一种职业使命感和担当感,那是白衣天使的善良和柔软,那是对一脉同气的兄弟姐妹的惺惺相惜,那是超脱了普通工作意义上的鞠躬尽瘁。


上夜班时,她会多次巡视12床的阿姨。这是个退休的中学教师,病情较重,上着呼吸机,处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状态,但老人意识清楚,对成人尿布总是有些尴尬和抗拒。小燕熟谙皮肤护理对病人整个疾病转归的重要性,每次都能温言软语地护理病人,既能又快又好的做好工作,又能很好的保护隐私,深得老人的喜爱和信任。

临下班了,她会再去看看35床病人。那是一个年轻的女孩,父母在这次疫情中已经去世了,唯一的哥哥还在重症病房里抢救。可怜的女孩每天惶惶不可终日,稍有不适便会惊魂不定。小燕深知情绪对疾病的重要影响,她会特别地关注这个病人,为了安抚她,测氧饱时总会先夹自己的手指给病人看指数,哪怕只是轻握着她的手多聊几句,都会给予她特别的安心和温馨。在小燕的精心护理下,女孩的情绪及病情都在日趋稳定和好转中。

就这样,在援鄂的平凡日子里,最可贵的青春,最美好的年华,最无私的感情,在默默无闻中,在静静奉献中,用缕缕真情串联起了一段生命中必将会被世人所铭记的非凡时光。疫情当下,警钟尚长鸣!生命虽有痛,但有你真好!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抗疫天使”的护理资讯文章,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抗疫天使”,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撰稿: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 王丽丽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图片编辑:张诗怡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