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天使】心有所系,艰险何惧——邢丽莎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编者按: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上海广大护理人员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她们用行动践行使命,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展现广大护理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弘扬护理工作者“扶危度厄、勇往直前、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上海市护理学会于近期开展了2020年“抗疫天使”先进事迹征集活动,并在官方微信订阅号上开设了“抗疫天使”专题栏目


本栏目发布的原创事迹的图文资料均由上海市护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护理部供稿。特此鸣谢!


本期“抗疫天使”专栏,我们讲述的是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护士邢丽莎的故事。



大年初四,上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出征奔赴武汉。2月13日是邢丽莎来到武汉的第17天,她说虽然繁忙的工作让她有些不知今夕是何夕,但日复一日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迎接挑战并为此奋斗的每一天都值得铭记。


邢丽莎是来自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的一名“80后”护士,毕业后就留在了上海,工作了五年后扎根到了松江,现有一个四岁的儿子,日子过得还算安逸。她说之前的日子里都是奔波在医院的抢救工作中,急诊抢救是医院的最前线,她看到过很多疾风骤雨生死流转,也看到过天道不公人情冷暖,她说起工作的时候,笑容满面,热血柔肠。来到新单位后,她还是那样勤奋踏实,认真负责,因此也兼职起护士长助理的工作,得到同事和领导的信赖。当疫情蔓延,国家召唤的时候,她更是率先报名,同事说笑道:“不要儿子,不要家了吗?”,而她只回答了三个字:“都是家。”


平时工作中的邢丽莎


到达武汉的那天,也是雾蒙蒙的天气,一行人为战前做了最后两天的培训。邢丽莎得知被抽调到武汉第三医院重症病区,她有些担心,她没有过往在ICU的经历,怕不能照顾周全,怕拖团队的后腿,但她依然选择迎接挑战。从为患者喂食、换尿布、倒大小便、每2小时翻身拍背,种种生活起居及细微琐事,到专业的技术操作,呼吸机、营养泵、血透仪、动脉血气仪、各种管道通路等等,只要目光所及这十几平方米空间里的一切,都是邢丽莎和她的战友们要做的工作。隔着雾蒙蒙的防护镜,拖着重重的防护服,也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熟练、细致、高效,最后终于累到精疲力尽了,也该接班了,这就是他们的常态。害怕?总有些怕的,今天还与你协作的护士,第二天就可能转为了疑似病人隔离起来,但操作前根本无法迟疑这是否会产生气溶胶对自己造成感染,一切都是那么冷酷,一切都是那么急迫。



争分夺秒地和死神抢人,心里已是思绪万千。身处险境,每个人心里的支柱永远是家,每每病人问起何时能回家的时候,邢丽莎只好告诉他们,快了。看到病人指着自己在纸上写的歪歪扭扭的几个字,嘴巴一张一合,眼中充满渴望,让她感到异常苦涩和无力。每个人都想家,每个人都期盼着早点出院。她也一样,她也想早日战胜疫情回家。


邢丽莎的父亲已逝世,所以她远行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在山东的母亲,怕她担心。直到正月十五,万家团圆的日子,她突然收到母亲的短信:“我儿,一定保护好自己,妈妈等你平安归来!”短短一句话,让她再也忍不住,吞声饮泣。作为母亲的她,也日夜牵挂着年幼的儿子,待命在家的每天晚上,她都会和儿子做心理建设作为“睡前故事”,临走的时候也没敢抱抱儿子,只是以平常上班的口吻,和儿子道别:“妈妈上班去了。”儿子亦如往常道别。


虽然不知何时是归期,但前方的路越发明朗,城南已开春,而他们守着风雪,我们互相牵挂着,心系着山河。相信如邢丽莎所说,再坚持坚持,很快,我们会在春天再见,那时一定要用力拥抱彼此。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抗疫天使”的护理资讯文章,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抗疫天使”,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撰稿: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   盛菲菲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图片编辑:朱晓珺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