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天使】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尹瑛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编者按: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上海广大护理人员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她们用行动践行使命,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展现广大护理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弘扬护理工作者“扶危度厄、勇往直前、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上海市护理学会于近期开展了2020年“抗疫天使”先进事迹征集活动,并在官方微信订阅号上开设了“抗疫天使”专题栏目


本栏目发布的原创事迹的图文资料均由上海市护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护理部供稿。特此鸣谢!


本期“抗疫天使”专栏,我们讲述的是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心血管、内分泌科护士尹瑛的故事。



1月27日16: 57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院领导接到区卫健委紧急通知:武汉疫情告急,医护人员紧缺,援鄂护理人员即刻出发,19: 07发车。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号角已经吹响,我院心血管、内分泌科护士尹瑛即刻背起行囊火速赶往上海南站出征武汉。


昔日母亲怀里的美娇娃,在疫情面前蜕变成了无畏的斗士勇往直前,直面挑战和死亡。面对凶猛病毒,这样一批“90后”天使选择成为逆行者,选择冲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年轻稚嫩的姑娘笑着说:“疫情面前,父母肯定会有所担忧,但是在与他们认真地交谈过后,他们都支持我的决定。放心吧,我们会与时间赛跑,一定不辱使命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相信在武汉,自己的业务技能可以发挥作用,实实在在帮助到患者,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时刻听从党的召唤。”

满满的几大箱物资,都是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精心挑选,只为让奔赴前线的同志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车轮滚滚,心手相连,是不舍和牵挂,更是嘱托和信念。携手共战,永不言败,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寒风瑟瑟中姑娘们坐了整晚的火车达到武汉,她们马不停蹄地趁着上班前的间隙,立即参加岗前培训,在脑海中默默过了一遍遍穿脱防护服流程,虽然这套流程她早已滚瓜烂熟,可实际操作时还是需要万分谨慎,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准确无误,确保自身防护措施万无一失,因为只有保障了自身的安全,才能更好地去履行救死扶伤。

刚到武汉第二天就发高热,咳嗽,CT:肺炎,没有使用抗生素,靠自己煎熬。在观察隔离14天后,她立马顽强地回到了临床一线。她说:“回想第一次踏入病房前心中不免也有些忐忑,头一个夜班,因为病区昨天的病人总数已达42人,危重病人有19人,当穿戴着厚重的防护服进入监护室的那一刻,她感觉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是如此重大,不容许退缩,不容许害怕!本能的就关心起患者,心里的恐慌也一扫而空。他们只是生病了,需要我们!这也许就是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使命!”


凌晨常有患者主诉胸闷、气促,在通知医生后及时调高吸氧浓度,做好生活护理的同时给予患者适当心理护理。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三层手套,在护目镜起雾的阻碍下穿刺静脉留置针,原本简单的技术变得那么不容易,困难面前基本功经得起考验。差不多半个病区的患者都要有晨抽血和咽试与肛试,马不停蹄又要进行早晨六点的体温测定与餐前血糖的测定,接着就是为患者们发放早餐,之后是为病区使用尿不湿的患者进行更换,最后进行床边交接班。忙碌又普通的第一个夜班终于结束,脱去隔离衣和防护用具后,毫不例外的又是汗湿的头发和满脸的压痕,但没有一丝怨言,因为这是责任和使命。


和同是上海来的天使们一起几轮班上下来,竟有了相见恨晚的默契。分工协作,相互体谅。拉心电图,本应是功能科技师的特长。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所有护士都会了。疫情来了,常规每个病人都需要做心电图。正好大家都会,又减少了一批人进入隔离区。日复一日的工作,我们硬生生把自己打造成了‘万金油’。下班回酒店的时候经过医院正门口,看到又有数名患者治愈出院,满身的疲惫和倦意瞬间消失,所有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长风破浪会战地玫瑰,不论地域,在哪里都能分外芳香!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抗疫天使”的护理资讯文章,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抗疫天使”,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撰稿:虹口区江湾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图片编辑:张诗怡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