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天使】不惧困难,勇往直前——虞青青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编者按: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上海广大护理人员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她们用行动践行使命,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展现广大护理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弘扬护理工作者“扶危度厄、勇往直前、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上海市护理学会于近期开展了2020年“抗疫天使”先进事迹征集活动,并在官方微信订阅号上开设了“抗疫天使”专题栏目。
本栏目发布的原创事迹的图文资料均由上海市护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护理部供稿。特此鸣谢!
本期“抗疫天使”专栏,我们讲述的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虞青青的故事。
2月27日,是我离开2号集中隔离点工作出来自我隔离的第5天,风和日丽,我静坐在桌前,享受着阳光的温煦,恍然产生了疫情已结束,又恢复了以往幸福生活的错觉。一阵冷风吹来,瞬间把我的思绪拉回现实,看着窗外,脑海中不断涌现大家穿着防护服认真工作的样子。我执起笔,记录下在集中隔离点工作时发生的点滴,借以保存这一份独特难忘的记忆和其中的感动。
集中隔离点,顾名思义将人员集中在一起隔离的地方,但我们护士到隔离点工作需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一无所知。看了第一批阮凤英护士长写的感文,体会到了她繁忙而艰巨的工作。她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赶赴点位并投入工作。第一天在没有任何准备、物资不齐的情况下,只穿上隔离衣便开始接收第一批留观人员。测温、登记、沟通、引导、送饭等在卫监老师的安排下,自己的摸索中进行着,直到晚上9点,才离开隔离区,结束了9个小时的工作。之后的每天,她和其他医护人员既是“管家”又是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测温、送饭、收垃圾、接收(解除)留观人员、终末消毒等一系列工作。既要满足人员的日常必需需求,还要保障他们的身体状况。
在这期间,她还遇到了难忘的事,有一次在留观人员中一家五口从武汉过来,其中的某一位的家属确诊了新冠肺炎。在她当班时,五人之中有两人出现了发热、腹泻,她立刻报告并安排120分两批转至定点医院,经核酸检测为阴性,后来他们留院期间致电向她表示感谢。她,作为一名护士长,更是一名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她,在集中隔离点工作,高度警惕,时刻关怀,认真地负责每一位留观人员。脱下防护服后的满头大汗,脱下口罩后的醒目印记,她付之一笑:“今天又顺利完成任务了!”她呈现给我们的画面,不就是“白衣天使”那般的善良、温暖、救死扶伤!
2月9日一早,中心领导把我送到了2号隔离点。我与来自不同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8人临时小队,一起进行工作,我是90后,8人队伍中年龄最小,学着大哥大姐的样子,做起了接收留观人员入点、收集资料、监测测温、终末消毒、整理房间、转运交接等。还要及时掌握被隔离人员的思想情绪,做好思想稳定工作。
2月11日下午,刚结束工作吃完饭,接到紧急指令,所有医护人员重新进隔离区整理房间,将两幢楼的消毒房间整理呈备用状态。我们迅速组成两人一组进行铺床,一铺一套本在以前最为迅速的动作,每个护士都能做到快速、整齐地铺好。但是现在,由于我们的“全副武装”而变得迟缓,即使两人密切配合,也只能艰难地完成。在铺到第五个房间时,我已汗流浃背,呼吸深大,总想停下来歇着了。“不可以,不能停下,才刚开始,必须完成,加油!”脑海中另一个声音反复打气着,到了下午5点多,和同伴一起,30多间房间刷刷整理出来呈备用状态。脱下防护服、口罩,大家都坐在椅子上直喘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视而笑。
2月22日下午,我与另一位医生当班,有一批密接人员解除了隔离,在送走他们后,首要任务进行房间终末消毒。我们两人分工合作,一人背着一个机器分别去A楼、B楼进行消毒。矮小的我背着十几公斤的消毒水,一手固定,一手喷洒,仔细地消毒房间每一个角落,尤其马桶、桌子、洗手池、等反复消毒,不漏掉一丝空档,并爬上去拆下空调滤网进行消毒,做到无死角消毒。“小小的肩膀扛重量,小小的身体大力量”心里不断鼓励自己。交班时,我们完成了8间房间的消毒,从汗水到消毒水,由内而外一身湿,但是不以为然,点赞自己,努力工作,完成任务,才是最棒的。
在隔离点的工作,让我重新认识到护士这个职责的延续,我们不仅可以做好平日里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也可以在抗疫战场上做好任何需要做的事。“举国上下渡难关,白衣战士入龙潭。火神雷神极速建,神兵悬壶保平安。”在祖国最需要我出力的时候,不惧怕任何困难,勇往直前,为抗击疫情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抗疫天使”的护理资讯文章,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抗疫天使”,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撰稿:浦东新区祝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虞青青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图片编辑:朱晓珺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