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天使】沪鄂彼此一家亲,战胜疫情日可期——叶海燕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编者按: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上海广大护理人员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她们用行动践行使命,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展现广大护理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弘扬护理工作者“扶危度厄、勇往直前、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上海市护理学会于近期开展了2020年“抗疫天使”先进事迹征集活动,并在官方微信订阅号上开设了“抗疫天使”专题栏目


本栏目发布的原创事迹的图文资料均由上海市护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护理部供稿。特此鸣谢!


本期“抗疫天使”专栏,我们讲述的是上海市松江区九亭医院护士叶海燕的故事。



这是叶海燕从事护理工作的第18个年头,她前后在内科、急诊、外科、骨科病区工作过,又担任了多年骨科病区护士长。在得知医院原来打算派出的4名援鄂医护人员中,有1名护士因发烧感冒无法出行,远在江西老家的她,立即报名,连夜赶回上海。她说,她2003年曾参加过抗击非典的发热门诊护士,她有经验!

虽然不舍家中年幼的儿女、年迈的父母,担心不常做家务的爱人,她还是毅然奔赴武汉抗击疫情第一线。在战疫前线,她入驻的是武汉三院,与当地的医务工作者一起抗击疫情。从来脚步轻盈、动作娴熟的她,在这里的第一天,灵活的双手因戴上了双层手套而格外的笨拙,平日里简单的走路也因防护服而举步维艰,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也大都是通过手势和眼神。


打针时看不清,她凭借经验用手摸静脉尽量保证一针见血;给患者翻身换尿布湿,她利用节力原则减少耗氧量;80、90岁无法自主咀嚼的的危重病人,她通过经验帮患者解决进食问题;没有专业营养输液管的肠外营养液患者,她使用输液室自制的营养输液器解决了堵塞现象。她有能力有经验,也有爱心。有一位阿姨,每隔几分钟打一次铃,一会儿说给家人打个电话,一会儿要找根牙签,一会儿要打饭加热。她始终耐心去对待这位焦躁的阿姨,安抚她。在她的帮助下,阿姨渐渐平静,说谢谢你,还想要请她吃块饼干。


在病房外,面对物资紧张的情况,她积极分享自己总结的经验,就地取材自制鞋套,与当地护士一起做好防护。虽然不知道彼此的姓名,看不到彼此的面孔,但这份特殊的战友情激荡在彼此的心中。有一天,还有位当地的护士在下班后特意买了新鲜的水果送到她的酒店以表感谢,意外和感动之余,她深深地感到了沪鄂一家亲。

疫情还未结束,战斗仍在继续,她用行动践行使命,在抗疫前线火线入党。她不矜不伐,坚持在工作中摸索更好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以便能照顾好更多的患者。她始终相信,病毒将被打败,疫情会被战胜,这个春天一定会到来!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抗疫天使”的护理资讯文章,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抗疫天使”,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撰稿:上海市松江区九亭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图片编辑:张诗怡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