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天使】愿作照亮黑夜的那颗星——蒋惠佳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编者按: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上海广大护理人员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她们用行动践行使命,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展现广大护理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弘扬护理工作者“扶危度厄、勇往直前、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上海市护理学会于近期开展了2020年“抗疫天使”先进事迹征集活动,并在官方微信订阅号上开设了“抗疫天使”专题栏目。
本栏目发布的原创事迹的图文资料均由上海市护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护理部供稿。特此鸣谢!
本期“抗疫天使”专栏,我们讲述的是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蒋惠佳的故事。
蒋惠佳——奉贤区中心医院骨科的一名普通护士,得知武汉的疫情,她就立即向护理部请愿:“我曾经在急诊、ICU工作过,有护理重症患者的经验,请派我上前线,我义无反顾”。在还没有接到驰援武汉的通知之前,她先去医院的发热门诊支援。本来想着即使不能去前线,她也一定要在发热门诊做好防疫控疫工作。没想到在结束第一天发热门诊工作,她就接到了火速集合立即出发的通知。除夕夜,家里准备好了丰盛的年夜饭,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她就赶紧整理行李准备出发。
这次报名,除了丈夫以外,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丈夫是她坚强的后盾,他说:“你去吧,我支持你的任何决定,家里有我,你放心”!但是当她刚跨出家门,身后就传来了女儿稚嫩的呼唤声:“妈妈,妈妈,你要去哪里啊?”,“妈妈要去很远的地方上班,你在家里要乖,好不好?”她哽咽着没敢多说话,怕不争气的眼泪一瞬间决堤,短暂的拥抱之后便毅然踏上了去武汉的征途。
大年初一的零点,她和队友们登上了前往武汉的航班,经过了劳碌的旅途之后,终于在凌晨两点多到达住所。还没有好好休息,就开始清点物资登记并保管,一直到了凌晨六点多才洗漱休息。第二天她们集体培训并成立临时党支部,分组别,排班,分派工作细则等等,但疫情形势一直在变化,每天都会有各种情况发生。大年初三中午,原本在休息的她和队友突然接到需要马上到岗的通知。她们火速在10分钟内到达集合点,迅速投入到了临床工作。这也是她们第一次真正进入隔离病房。病区的情况比她想象的要复杂,第一天进入病房,环境不熟悉,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还没有完善,都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她始终相信,没有什么能够难倒她,她和战友们一定可以克服,也必须克服。
由于是临时通知,匆忙出发的她还没有吃午饭,加上穿戴防护服后呼吸和活动都会加大机体消耗,身体感觉极度疲劳。而且,在病房里,她还要负责病人的生活护理,这在以往都是家属和工勤人员的工作,但在当下,这些工作都是由护士来负责的,这也就大大增加了工作量。每天的工作时间是白天6小时,中夜班8小时,有时会延长。在这工作的6个小时里,她饿的胃痛了3次,差一点就要站不住了。但是她告诉自己,必须要坚持,没有什么能够影响坚守岗位的决心。她是靠着坚强的意志力完成本班任务的,与中班战友交班后,为了减轻中班的工作量,她又帮着分发好病人的晚饭才肯下班。
当她一层一层脱下防护服,才发现里面的毛衣和第二层的工作服都已经被汗水浸湿了,眼罩里的水珠也已经汇集成了“池塘”……走出病房楼时,天已经全黑了,她踏着路灯走回了酒店。稍作休整后才开始吃今天的第一顿饭,这顿饭她吃的格外多、格外饱、格外香!
就在这天,她向医疗队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的夙愿”她说,“在我的记忆中,共产党员总是战斗在最危险、最艰苦的岗位,这次武汉疫情爆发,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都逆行而来,更让我深信党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将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有一次,她的床位上收治一位老奶奶,这也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配合治疗,她就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耐心来护理老奶奶,给她喂饭喂药、翻身拍背、更换尿布等,一有空就陪奶奶聊天,她说,“这几天自己奶奶因肺部感染住院治疗了,无法亲自照顾。而此刻,我会像照顾自己奶奶一样照顾这位武汉患者!奶奶,你快快好起来!”
就这样,蒋惠佳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精心护理着每一位患者,给他们带来生的希望,是那颗照亮他们黑夜的星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终将过去,胜利即将到来!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抗疫天使”的护理资讯文章,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抗疫天使”,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撰稿: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图片编辑:朱晓珺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