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天使】暖心守护——刘红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编者按: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上海广大护理人员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她们用行动践行使命,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展现广大护理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弘扬护理工作者“扶危度厄、勇往直前、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上海市护理学会于近期开展了2020年“抗疫天使”先进事迹征集活动,并在官方微信订阅号上开设了“抗疫天使”专题栏目


本栏目发布的原创事迹的图文资料均由上海市护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护理部供稿。特此鸣谢!


本期“抗疫天使”专栏,我们讲述的是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肾内科护士长兼内科科护士长刘红的故事。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援鄂请愿名单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除夕之夜,团圆之时,在众多的请愿战士中,肾内科护士长兼内科科护士长刘红作为上海市援鄂医疗队第二批成员中的一员毅然出征。她告别亲朋,奔赴疫情之地,危急时刻见信仰,使命召唤盼凯旋。

1月28日13:30虹桥机场航站楼南4号口的进站口人头攒动,不断有送行人员和大量的援助物资涌入。19:30飞机抵达武汉天河机场,空旷的大厅和队员们匆匆的步伐形成鲜明的对比。


疫情就是命令!她穿上防护服,展现了最挺拔的身姿;带上护目镜,露出了最甜美的笑容;黑暗越是狰狞,期盼的光明越是闪耀,因为她与战友们在和病魔争分夺秒。她领命前行,将安危置之度外,奋战一线,扶危渡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困难面前从不退缩。众志成城,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

医疗队的护理组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她被安排在重症护理四组,组员有八名。在组里她既是组长也是大姐,每次上班前穿戴好防护服,她都会提醒大家再次仔细的相互检查各自的防护是否严密,生怕有什么疏漏,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虽然来自不同医院,但她们关系非常融洽,因为在这里她们既是战友也是亲人。

“重护四组加油!”,污染区被一扇厚重的大门阻隔,每次推门前她们都会为自己加油鼓劲,病房里她们实行分组管理,每人管6位患者,因为都是重症患者,不能下床如厕,需要帮助他们做好生活护理,倒便盆,换尿布,喂水喂药等。防护服加上口罩和眼罩让人有种窒息感,缺氧使原本简单的操作会花费几倍的时间和体力完成,里层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里是磨练体力和毅力的地方。穿脱全套防护装备需要花费近1个小时的时间,为了节省物资,她在上班前2小时会断食断水,6小时不吃不喝不拉,每次卸下全副武装的防护服望着镜子里的自己,鼻梁和脸上的压痕摸着生疼,看着自己因为长时间带口罩被捂出的痘痘,和为了方便戴工作帽剃光的鬓⻆,她的内心总是满载着使命感,即使再苦再累,为了需要她的人们,她都可以咬牙坚持下来,只因这一身戎装满载的责任。


她说:“今天是12-16的班,实际穿着防护服要超过6小时,重症病房24个病人,23个病危,一个人管6个病人,工作量很大,体力消耗很多,现在排班是天天上班,三班倒,非常考验体力和毅力,累到穷尽时,总在内心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条件下,她常常是防护服内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身体的疲惫以及处在隔离病房的焦虑和对亲人的思念,她弱小的身躯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不敢有一分懈怠。在隔离病房内,她和战友们一起,用爱心、信念、勇气和智慧在疫情的第一线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为患者们守住平安、守住健康。

还记得她在主动请缨驰援武汉时说过的话,她说:“03年的SARS,我曾作为第一梯队进驻医院隔离病房,09年禽流感我在发热门诊负责管理工作,我的工作经验让我果断报名,因为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是一名党员,在与病毒抗战之际,我希望能冲锋在前,将责任担在肩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她不是军人,却毅然决然守护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白衣是她的战袍,药械是她的武器,保障患者安全是她最大的胜利。这就是一名年轻党员的铮铮誓言!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抗疫天使”的护理资讯文章,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抗疫天使”,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哦!赶快动手试试吧!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撰稿:杨浦区中心医院  苏雪梅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图片编辑:张诗怡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