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天使】“95后”的守护——陈露、王芳、李孟珠、沈晨、顾建萍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编者按: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上海广大护理人员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她们用行动践行使命,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展现广大护理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弘扬护理工作者“扶危度厄、勇往直前、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上海市护理学会于近期开展了2020年“抗疫天使”先进事迹征集活动,并在官方微信订阅号上开设了“抗疫天使”专题栏目。
本栏目发布的原创事迹的图文资料均由上海市护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护理部供稿。特此鸣谢!
本期“抗疫天使”专栏,我们讲述的是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陈露、王芳、李孟珠、沈晨、顾建萍的故事。
2020年1月,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让长征医院急诊室的发热门诊变得异常忙碌。如果说新冠疫情的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那么发热门诊无疑为这场战斗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疫情爆发后,急诊科护士纷纷挺身而出,“请战,我是急诊科护士!”;“请战,我自愿调往发热门诊!”;“请战,始终坚守抗疫阵地!”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请战的决心是抗击疫情战场上飘扬的旗帜,给了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
在这些请战护士中有5名是“”95后”:陈露、王芳、李孟珠、沈晨和顾建萍。她们大多是98、99年出生的,她们并不是因为年轻而无畏,她们作为医护人员更了解疫情的可怕,飞沫、接触都是病毒传播的途径,而这些也是她们要时刻面对的危险,无法回避。但她们却说:“非典时是大人们保护我们95后,现在我们长大了,换我们保护大家!”
左:李孟珠,右:顾建萍
发热门诊是接触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线,工作高危且繁重,一个班从穿好防护服进入限制区开始,为了节省N95口罩、隔离衣、防护面罩等紧缺的物资,她们8个小时都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直到下班。N95口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防护作用,但同时也给她们与患者的沟通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一遍一遍地大声重复着“阿姨,您接触过武汉来的人吗?有没有去过湖北?”,“大叔,发烧几天啦?周围有没有其他发烧的人呀?”,“阿婆,有没有接触过活禽呀?”,“现在的家庭住址请告诉我,还有身份证号和手机号......”。
这群年轻的护士经常连续8个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因为在防护用品紧张的情况下,她们明白防护服一旦脱下就无法继续使用,她们想为同事多节省一件防护服一只口罩也是好的,她们熬着、憋着只为了早一天战胜疫情。她们不能喝水,但是询问和登记就诊患者的信息却一个都不能少,常常下班后口干舌燥、嘴唇起皮,累到再也没力气说话了。容易起雾的护目镜,戴着的双层橡胶手套,无疑也给几位姑娘的专业技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筛查到疑似病例时,她们也会恐慌和焦虑,但仍然能从容不迫的做好隔离、上报、消毒等一系列流程,这就是我们“95后”护士的专业素养!
左:陈露,中:沈晨,右:王芳
每一班辛苦工作下来,她们脸上早已被口罩和护目镜压出了红肿,脱下防护服,经常是汗流浃背。厚重的防护隔离服背后是医者的坚守,她们虽只是众多医务工作者中平凡的一员,却让我们看到了伟大!在她们心中,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留下的压痕都会慢慢消失,只要这场疫情早日结束,一切就都值得!
这是一群花样年华的“95后”,坚定地守护着此时此刻人人避而远之的发热门诊,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抗疫天使”的护理资讯文章,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抗疫天使”,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撰稿: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图片编辑:朱晓珺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