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天使】援鄂“满月”手记——徐筠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编者按: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上海广大护理人员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她们用行动践行使命,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展现广大护理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弘扬护理工作者“扶危度厄、勇往直前、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上海市护理学会于近期开展了2020年“抗疫天使”先进事迹征集活动,并在官方微信订阅号上开设了“抗疫天使”专题栏目


本栏目发布的原创事迹的图文资料均由上海市护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护理部供稿。特此鸣谢!


本期“抗疫天使”专栏,我们讲述的是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护士徐筠的故事。



记忆中,我坐过两次飞机。第一次,2013年春节,从上海飞到武汉,然后嫁给了一个湖北的小伙子。第二次,2020年除夕夜,从上海飞到武汉,然后我穿起了白衣铠甲,战斗在金银潭医院的北三楼重症监护室。

从听到命令到处发,仅仅用了2个小时。没有任何的先前准备,没有和家人道声再见,没有和除夕夜正过生日的母亲吃一口蛋糕。我,去了武汉。如今,到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城市已经整整三十一天了,我很想家。

来到这里的第三天,经过休整与培训,我走进了战场。虽然整个流程已经模拟过数十次,但我仍然止不住的紧张,我能清晰地感觉到我的手心在发汗。穿戴好防护服后,我们互相在防护服的外层显眼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武汉加油”,队友回过身,对我竖起一个大拇指,示意穿戴已符合感控要求,我们相继走进了“污染区”,走向各自分管的病房。

正在观察ECOM各管道

护目镜和面屏之下,闷、喘,不适感笼罩着我,和以往的临床模式不同的是,这里的病人情况更加复杂,戴上双层手套的我们,护理操作起来难度增大。自我调节很重要,控制好呼吸,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按时,紧张,不安随之消失了。我分管四个病人,常规治疗、吃饭、喂药、生活护理以及观察生命体征、外周静脉穿刺、护理记录单书写……再停下来已经是8个小时以后了。和下一班同事交完班,当我屁股再次坐上板凳后,我才感觉到没有一个地方是舒服的,我迫不及待的脱下了防护服和口罩,我甚至有些害怕再穿上它们。经过必要的清洁之后,我和同事们一起结伴回到住处。从医院到住处需要步行20分钟,此时早已是深夜了,透过昏黄的路灯,每个人脸上的“勒痕”清晰可见。

“光有技术没有巧思怎么行~”

来到这里的第二十一天,情人节,我起的很早,今天没有约会,只有早班。武汉的雷雨已经下了一夜,现在还在下着,我想这是传说中的“雷神”和“火神”在施展他们的神力吧。穿戴上令我“害怕”防护服和口罩,走上了我的“战位”,让自己忙碌起来反而会舒服一些。

我管的15床,是一位阿姨,和我母亲年龄相仿,她的爱人在同病区的6床,从入院到今天将近10天的时间里,他们还没有见过面。叔叔比阿姨恢复的要理想些。我走到叔叔床边,告诉他今天是情人节,我鼓励他可以进行床边活动,走到15床去看看阿姨。病了半个月的叔叔,床上躺久了,走动起来双腿稍显无力,我搀扶着他,告诉他保持好呼吸节奏。我能感受到他急切的想见阿姨,每一步都用尽力气,希望能快点到达,短短的几步路,对他来说像是长长的几公里。他带来了两个苹果,和阿姨说我们一人一个,平平安安,一起回家。叔叔对阿姨说情人节快乐,他们的手紧紧的拉在了一起。我看向了窗外,雨已经停了,不知道我湖北的小伙子有没有给我发个消息,祝我情人节快乐。叔叔阿姨握紧的双手,完美的解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来到这里的第二十六天,送别了“老二”,我哭的稀里哗啦。“老二”32岁,她有一个宝宝。两天前,她带着无创呼吸机,还能和我交流的时候,我们像大学住寝室一样,按照年龄排了个老大,老二,老三,她是老二,我是老三。昨天上班,她上了有创呼吸机,我怕她认不出我,我和她说,我是老三,她点了点头,我说你要加油,你的宝宝和家人都等着你回去,她眨了一下眼睛,有一滴眼泪划落。下班前,她已经睡着,我在她枕头旁边贴上了一张纸条,写上了鼓励的话,“孩子和老公都很想你,每天都在等你回家,你要努力,努力让自己好起来!想想宝贝,想想爸爸妈妈,想想爱你的每一个人!”我希望她醒来的时候能看到。休息一天后的我,看到那个空床,护目镜里灌满了眼泪。我明白,老二走了。没有留下一句话,走了。没再看一眼她的宝贝,走了。没和她年迈的父母说珍重勿念,走了。非常时期,连最后一面也没能和家人见,就这么化成一缕青烟一抹骨灰,走了。失落感,挫败感,无助感包围着我,“新冠”你真是残忍无情,还要夺走多少无辜的生命,破坏多少美满幸福的家庭?

我更加坚定了我来到这里的初心,我要从死神手里抢下更多的人,同时我还意识到不仅需要努力的工作,在面对这些特殊的隔离病人时,还需要跟多的关心,更多的鼓励,听一听他们的思家之情,听一听他们的家长里短。

过去的三十一天,经历了暴雨雷电,有不舍,有思念,有疲惫,有爱情还有生离死别。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共计两万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大家都抱着不破“新冠”终不归的信念!我们盼望着疫情结束!盼望着武汉再次热闹起来,我要和湖北小伙子再去一次黄鹤楼脚下合影,再去感受一次户部巷的人潮涌动,再去吃一碗武汉热干面……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抗疫天使”的护理资讯文章,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抗疫天使”,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撰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护理部  徐筠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图片编辑:张诗怡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