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天使】身如逆流船,心如铁石坚——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隔离病房第一梯队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编者按: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上海广大护理人员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她们用行动践行使命,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展现广大护理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弘扬护理工作者“扶危度厄、勇往直前、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上海市护理学会于近期开展了2020年“抗疫天使”先进事迹征集活动,并在官方微信订阅号上开设了“抗疫天使”专题栏目。
本栏目发布的原创事迹的图文资料均由上海市护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护理部供稿。特此鸣谢!
本期“抗疫天使”专栏,我们讲述的是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隔离病房第一梯队的故事。
2020年新年伊始,新闻通报武汉发现27例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那时大家还沉浸在即将过年的喜悦中,有的在置办年货,有的在规划春节回家探亲、出国旅游等。
1月22日,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院部紧急会议,决定把肾移植病房改建为隔离病房,各科医护人员主动请战,纷纷表达奔赴一线的愿望。
1月23日,在院领导、护理部、科主任的关心指导下,肾移植科医护人员兵分两路,一路人马负责安全转送患者,确保后续医疗护理不间断。另一路人员留下就地转岗,筹建隔离病房。
经遴选,9名医护人员为进入隔离病房的第一梯队人员,他们中有五位是护理人员,包括肾移植科护士长王薇薇、护士陆瑾、何撷、秦莹、韩刘丽。本打算春节回家探亲的何撷与韩刘丽,毫不犹豫退掉高铁票,和家人电话拜个早年就来医院值守了。
疫情来临时护士长第一时间响应,并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她梳理流程、建制度、查资料,把现场管理问题一遍遍推敲,和护理部一起商榷,找专家组咨询,多方协调疫情相关工作环节,把人员安全防护和培训督导放在第一位,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确保隔离病房工作安全有序进行。两天的奋战,隔离病房初见规模,随时可以收治病人,大家已做好攻坚准备。
1月26日,大年初二22:30,微信群里一句:“请各位在岗在位,隔离病房正式启用”。当晚病区就迎来了8名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就有来自武汉疫区的非洲留学生。这注定是个不眠夜,面对陌生又熟悉的工作环境,这支医护团队没有退缩,迅速制定治疗和护理方案,向医院防治新冠肺炎工作小组汇报情况,按时传报,标本采样,同时护士还通过对讲机、手机与患者沟通,耐心疏导他们的情绪。
80后90后的护士们从起初的不熟悉工作流程到独立分管病人,熟练操作仪器,高效协助医生完成日常工作,让每一个病人得到妥善安置,精准救治,这其中他们付出了很多。记得有一天病区收治了一位89岁的高度疑似老年患者,这位老奶奶大小便失禁,生活无法自理。在特殊时期,身穿厚重防护服肢体略显笨重的白衣天使们迎难而上,秦莹和陆瑾两位护士合力,一边保护着防护服不被扯坏,一边努力搀扶把患者妥善安置好。每4小时监测一次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给老奶奶喂饭喂药,打水倒水,每2小时翻身,更换纸尿裤和床单。一轮护理治疗下来早已汗湿衣衫,但这一切又都在有条不紊无声的进行着。直到老奶奶排除疑似出院,他们一刻也没懈怠过,患者和家属的认可与感谢是他们最大的动力。
疫情尚未结束,在14个昼夜的工作中,整个团队收治及排除了多例高度疑似患者。他们无畏无惧,日夜坚守,为医院接下来的救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虽然结束了隔离病房的工作,但他们时刻准备着,有召必回。
冬已尽,春日盛,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抗疫天使”的护理资讯文章,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抗疫天使”,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撰稿: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图片编辑:张诗怡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