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天使】三次出战的英雄护士长——李冬梅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编者按: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上海广大护理人员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她们用行动践行使命,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展现广大护理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弘扬护理工作者“扶危度厄、勇往直前、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上海市护理学会于近期开展了2020年“抗疫天使”先进事迹征集活动,并在官方微信订阅号上开设了“抗疫天使”专题栏目


本栏目发布的原创事迹的图文资料均由上海市护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护理部供稿。特此鸣谢!


本期“抗疫天使”专栏,我们讲述的是第七人民医院护士长李冬梅的故事。



1月24日除夕夜,万家团圆。此时第七人民医院护士长李冬梅和往年一样,还奋战在医院的工作岗位上。她一直说:“年三十你们都回家团圆,外地的护士姐妹回家看看父母,本地的护士姐妹陪陪孩子……”今年是她年三十值班的第七个年头。

晚上6点,接到通知,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将于当晚启程出发。此时她年夜饭还没吃,也来不及和亲人道别,她想的是先把科室工作安排好。等安排好工作,她连家都来不及回,背起爱人替她收拾的行囊,就出发了。


这不是她第一次参加救援医疗队,她曾经参加过汶川地震医疗队,一去就是3个月;经历过SARS的严峻考验;这次又主动报名了援鄂医疗队。

就像平时工作一样,不管在哪里她都是冲在最前面。到了武汉,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连续工作9小时,不吃不喝,脸上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记。看到照片大家都泪目了,但是她还安慰大家说:“这没什么,工作就是这样的,你们也千万做好防护。”元宵节还发来视频鼓励同事们。



李冬梅护士长的战疫日记

2月18日
来武汉的第二十六天,由于昨天在外围上的是12小时的班,所以今天可以休息。一大早,就被窗外街道上的车载移动式高音喇叭给唤醒了。“勤洗手,多通风,戴上口罩保平安……”我住在20楼,都能听到,可见要多响的分贝威力。打开手机,都是我们七院人出征援鄂的感动画面及视频。视频反复看了又看,熟悉的同事让我亲切,宣誓的场景让我感动。禁不住为我们医院自豪,为我们的同事点赞。(以前总听队里其他小伙伴高着嗓门说我们医院又来了多少人!现在我也可以高着嗓门说,我们医院又来了多少人!)在特殊时刻,能组队代表上海出征既是神圣的使命任务,也是医院综合救治实力被认可的体现。相信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七院人在荆楚大地必将用果敢,智慧书写属于我们七院人难忘的“武汉记忆”。

2月19日
来武汉的第二十七天,今天是我们七院50名医护人员出征武汉的日子!我们这只豪华天团肩负着神圣使命,看着一幕幕感人至深的送别场面,又回想起我们出征时的情景,除夕之夜,天空下着雨……虽然我们不在一起战斗,但我们定能一起平安归来!最近队伍里的小伙伴状况多多,有洗完澡不慎摔倒的、有使用暖宝宝烫伤的、也有带手套出现大片湿疹的、更有不小心锐器伤的。好在化验结果正常,但也把大家搞得小心脏一阵紧张。下午15:45接到了医院第三批出征武汉领队林研院长的电话问候,心里不胜感谢!也愿我们医院这支威武之师在雷神山救治更多的病患,披荆斩棘,勇立新功!再漫长的黑夜终将迎来黎明,再严重到疫情终将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为我们自己加油!

2月21日
来武汉的第二十九天,天气晴。感觉武汉渐渐升温了,心情也变得舒畅了!结束了一周的外围工作,今天我们要进病房工作了,很想看看病人的情况。心情似乎有些迫切和兴奋。一走进病区,发现除了重症患者以外,有的在打太极拳,有的在走廊散步,有的在视频聊天。还有的已经由无创改为高流量吸氧了。看到此景,大家一阵宽慰。但也有个别病情加重的,马上准备插管,周新主任出手,立马搞定,患者的氧饱和度马上由60—70%升至96%。看到患者转危为安,大家也松了一口气,随即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了!临近11:50分,快下班了,正好有一位患者要出院,按照流程,要我们送到楼下,马上为他整理个人用品,原则上在病区内的东西是不能带出去的,但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患者的口服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清洁的)用双层自封袋装好,再用消毒剂反复喷洒消毒这才放心。作为组长的我亲自护送病人到楼下,看着患者兴奋的表情,我替他高兴的同时,不忘叮嘱他出院后仍需要加强自我防护,当面和社区工作人员交接好,一声声谢谢,挥挥手告别。愿这样的场景以后天天都有,阳光终会到来!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抗疫天使”的护理资讯文章,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抗疫天使”,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哦!赶快动手试试吧!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撰稿:第七人民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图片编辑:张诗怡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