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天使】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朱咏梅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编者按: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上海广大护理人员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她们用行动践行使命,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展现广大护理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弘扬护理工作者“扶危度厄、勇往直前、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上海市护理学会于近期开展了2020年“抗疫天使”先进事迹征集活动,并在官方微信订阅号上开设了“抗疫天使”专题栏目


本栏目发布的原创事迹的图文资料均由上海市护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护理部供稿。特此鸣谢!


本期“抗疫天使”专栏,我们讲述的是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感染科护士长朱咏梅的故事。


2019年的冬天不太冷。就在人们踌躇满志、忙着辞旧迎新的时间节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这喜悦祥和的节日气氛,一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打响了。


当冲锋号在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吹响的那一刻,感染科护士长朱咏梅毫不犹豫地冲到了最前线。她曾从军25年,参加过抗击“SARS”、汶川抗震救灾、世博会安保等多项军事任务。


有着33年护龄的她是美小护口中的“朱妈”,因为有她的地方就有家的亲情、爱的温度。


作为此次疫情指定的就诊医院,感染科的任务之重不言而喻。工作人员实行两点一线的医学隔离,由于统一安排居住的房源紧张,朱妈主动将分配给她的房间让给了其他小伙伴,自己就在办公室用大大小小的凳子搭了个硌人的简易床,一住就是二十多天,她还风趣地说:“这样挺好的,不但省去了很多麻烦,还变成了镇宅之宝”。



其实大家都知道她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从隔离病房的区间改造、工作流程的制定、医疗垃圾的运输、CDC标本的交接等,她都亲历亲为,主动担责,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的义务和初心,创造了“新冠病房”筹备过程中一个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奇迹。


自收治患者以来,朱妈的工作日程表上更是几乎没有了休息时间。白天,她手把手检查护士穿戴防护用具,把大家裹成一个个严实的“小黄人”,所有工作和护士一起分担,她才安心。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三层手套,在护目镜起雾的阻碍下,她带着护士成功地为10岁的小患者穿刺静脉留置针,原本简单的技术变得那么不容易,困难面前基本功经得起考验。


为了减轻隔离区患者的心理负担,她经常深入病房与患者交谈,还在“告患者书”中这样写到:“请不要害怕和焦虑,我们会一直陪伴在您的身边。让我们一起加油,一起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字里行间,都是一名医护人员的使命担当与爱意涌动。



夜晚,她带领护士们搬运医疗废弃物,楼上楼下,反复来回,没有一句怨言,只当作负重训练,直到搬完最后一箱,她才放心。回到办公室,顾不上吃饭,又开始了视频查房,不仅规范管理每一位接受隔离的护士,还关心他们的补给状况和心理变化。难怪护士们都说“只要有朱妈在,就什么也不缺、什么也不怕了!”



在得知驰援武汉的消息后,她也最早递交了请战书:“虽然我脱下了军装,但我骨子里流淌的依然还是兵的热血,如果人民需要,我愿意随时奔赴武汉前线,因为有国才有家!”由于长海医院同时肩负着军民两地人员的救治重任,最终她服从了组织的安排,留守科室,保卫我们的家园。事实上,全面负责感染科病房管理的工作之余,她还承担了全院人员防护用品培训的大量任务。


此时,不由想起了毛主席的一首诗:“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把这首《卜算子·咏梅》送给朱妈,送给像她一样正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


感谢你们用弱小的身躯,筑起了防疫的长城;用无言的汗水,挥洒着职业的担当,用专业的守护,书写着平凡者的赞歌;用火热的赤子之心,向祖国人民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抗疫天使”的护理资讯文章,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抗疫天使”,即可阅读相关护理资讯文章哦!赶快动手试试吧!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撰稿: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图片编辑:张诗怡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