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志愿服务】坚持,只为让美好的生命留存人间


  由上海市护理学会组建的上海市红十字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成立于2009年9月11日,目前拥有42支分队,由学会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工作。2014年12月20日,上海市红十字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参加了以“人道于心,志愿于行”为主题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演讲会。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志愿者曹荧和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志愿者许旸丹进行了主题演讲。本期学会官微向您推荐器官捐献协调员志愿者曹荧关于器官捐献这一延续生命的感人演讲。
坚持,只为让美好的生命留存人间

  今天,我站在这里,是想和大家分享一段我和同事小王作为器官捐献协调员一年多来走过的心路历程。

  我是一名护士,在我工作的肾病科病房,最多的是尿毒症患者。他们一边默默承受着永无止境的肾脏透析,维持生命,一边殷殷期盼,等待着获得肾脏移植的机会。每当有患者问我:“我们何时才有移植的机会”时,我都无言以对,一年、两年,五年、十年,我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肾源很紧张,所有可供移植的器官都很紧张。

  去年,我和泌尿外科病房的小王护士一起成功获得了堪比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器官捐献协调员资格证书,而这场艰难的考试也被称为“国考”。“国考”前,中国红十字总会对我们进行了严格的系列培训,由于这些培训都面向全国,不仅培训地点时常更换,连培训时间也时常临时通知。但每当我们接到培训通知时,科室姐妹都会主动跟我们换班,让一场场说走就走的双休日培训得以顺利完成。

  让我们来说说器官捐献协调员这个大伙儿还不那么熟悉的身份吧。简单地说,就是帮助有器官捐献意愿的患者和家属完成心愿,见证器官公平分配和参与捐献的整个过程。有人说我们的出现不合时宜,对濒死的患者过于残忍;又有人说我们帮助患者重生,搭起希望的桥梁。无论大家如何评说,亲身经历过才知道,器官捐献协调员需要有强大的内心和足够的耐心,还要有坚持下去的坚韧毅力。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是2013年启动器官捐献工作的。急诊、ICU和神经外科病房,这些最有可能出现潜在捐献者的场所就是我们经常流连的地方。去多了,那里的同事会和我们开玩笑说:“申请调到这里来上班吧,这样方便些。”是啊,协调员工作是志愿工作,是不能影响本职工作的。可艰难的,不是利用休息时间跑那些地方,而是我们一次又一次被家属拒绝。

  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正式和家属谈话是在一间小会议室里,我们两个人站在小会议室门前,手牵着手,用眼神做着无声的鼓励。我负责谈话,小王则负责观察患者家属的反应和守住门口,因为万一遇上家属不能理解情绪激动时,我们也能保护好自己及时安全撤退。谈话次数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佩服自己能在这样的时刻保持镇定,并做到表情庄重,神情内敛。如果死亡注定不可避免,何不让它成为最后的祝福?在这种领悟的指引下,我们越来越多地主动接近患者家属,进入劝捐流程。谈话前我们都会自己掏钱给患者家属带些茶水,冬天买暖的,夏天买凉的,虽然微不足道,但看着家属在思考时、沉默时手里握着我们递上的茶水,我们都愿意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尊重与感激。

  慢慢地,家属愿意听完我们的劝捐动员了,愿意收下我们的宣传资料了,愿意留下我们的联系电话了。虽然结果更多的是拒绝,但我们还是会对参与谈话的家属握手表示感谢。

  努力、失败、再努力、再失败,直到那天,我们接到一个脑胶质瘤复发患者父母的求助电话。我们把已陷入深昏迷、带着呼吸机的小管姑娘从华山医院北院接到了总院的中心ICU,和ICU的护士姐妹一起,帮助照顾起她生命中的最后时光。我们能做的,只有看似平凡的工作——为她梳理长发,为她脱水的肌肤涂点润肤乳,为她不能动弹的四肢做按摩,还有那些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护理操作。每一次为她做完护理,我们总会在她床旁驻足停留那么几分钟。在脑胶质瘤手术前,小管姑娘就立下了器官捐献的意愿。几年过去了,现在,她的父母要来帮她完成心愿了。

  填写《器官捐献志愿书》意味着生离死别,这对伟大的父母让我们内心的泪海全然决堤。但我们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严格地按照规范帮助小管姑娘的父母办妥所有的法律手续。等待捐献的过程历时一个多月,每次去ICU看望小管,都会看到她父亲眼中的红血丝,看到她母亲在耳边告诉她,姐姐们一定会帮助你完成意愿的。事实上,我们的内心也痛苦,也煎熬;因为我们一方面要面对小管父母那种期盼的眼神,另一方面还要时时担心小管的状况发生变化而无法成功捐献。

  顶着这些巨大的压力,我们连续一个月轮班驻守在医院里,做好所有准备,随时确保器官捐献的顺利进行。小管姑娘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器官捐献流程进行得很顺利。我们一边用纱布为她擦脸,一边凝视着她,躺在手术台上的她好像散发着一种亮眼的光芒。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具正在僵硬的躯体,而是一个充满着爱、被爱包围着的女孩。为她扣上最后一颗纽扣,我们所有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深深地鞠了一躬。中心ICU的护理姐妹们则在她睡过的床旁默默地为她祝福。我们就以这样一个简洁庄重的告别仪式来表达生者对她的感谢与尊重。

  在之后的日子里,每当管叔叔和姚阿姨来医院,我们都会陪伴左右,逢年过节也不忘打个电话发个短信。虽然一切言语都减轻不了他们失去女儿的痛,但我们都愿意用更多的爱对待她的父母,就如他们的女儿一样。

  器官捐献绝不是冷冰冰地取走器官,捐赠者在离开之时,留下了爱与奉献,我们能做的不仅是将这种爱传播给受赠者,而且还要将这种大爱传递给整个社会,因为这种爱震人心魄。

  借助爱的力量,我们劝捐了一名神经外科患者家属愿意捐献逝者的角膜,以完成带着母亲看风景的心愿;又成功劝捐了一名脑出血患者家属捐献了肝脏和肾脏,让他哥哥的生命在需要的人身上得到延续。

  作为器官捐献协调员,我们得以走进患者家属的内心世界,与家属一起回顾捐献者的生命历程,开始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理解与思考。予逝者不朽之名,予生者不朽之爱。我们坚持,只为让美好的生命留存人间。

点击上方“上海市护理学会”可订阅哦!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