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上海市护理学会举办“世界压疮日—国际共识解读”高峰论坛


  2016年11月19日,上海市护理学会在上海市医事团体联合管理办公室西会场2楼报告厅举办了“世界压疮日—国际共识解读”高峰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了欧洲压疮咨询委员会(EPUAP)前任主席Amit Gefen、韩国伤口造口失禁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允辰、副主任委员金正允和黄智贤、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总护士长谢咏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护理部主任杨艳等嘉宾出席,来自本市及全国其他省市的200 余名临床护理人员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翁素贞、上海市护理学会造口-伤口-失禁专委会主任委员徐洪莲分别致辞。翁理事长指出上海市护理学会一贯致力于将最先进的护理理念与最前沿的护理技术分享给所有护理同道,希望本次论坛能给与会护理人员带来新的启发与收获。多名专家围绕压疮的生物力学研究成果、急诊压疮患者现状与挑战、手术室压疮预防国际进展以及院内压疮链条式管理等主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EPUAP前任主席、生物力学教授Amit Gefen从2张1期和4期压疮照片开始解读世界伤口联合委员会发布的2016国际压疮预防共识文件,指出压疮分类比分期更适合于描述压力性损伤;护理人员应深刻理解剪切力、深部组织形变在压疮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从组织内部缓解压力和剪切力,才能真正起到压疮预防的效果。Amit Gefen展示了敷料应用于压力性损伤预防的世界首例压疮生物力学研究成果,提出多学科团队包括临床医学与生物工程学相结合将进一步推进压疮预防领域的发展。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总护士长谢咏湘围绕急诊压疮患者现状原因分析、急诊科压疮管理制度及流程建立、高危人群的筛选等进行了阐述及经验介绍,并提出了四大挑战:多学科,整合资源管理;患者家属压疮知识教育;远程会诊系统建立;全国压疮护理标准的统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护理部主任杨艳从管理角度分享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院内压疮链条式风险管理模式,用实例提供了院内压疮管理经验。演讲结束后,参会代表们就压力与剪切力对压疮的不同影响、压疮的具体描述、敷料的选择、敷料的作用机制等问题踊跃提问,与现场专家积极交流。

相关链接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及临床收治患者危重程度增加,医院压疮发生率、带入率也逐年上升。欧美国家从2013年起将每年11月第3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压疮预防日”。今年压疮预防日的主题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预防压疮”。而2016年4月13日,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正式将压疮(pressure ulcer)更名为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包括了表皮完整和表皮溃疡的损伤,避免了混淆。因此,今年的压疮预防日,更确切的说,应叫“压力性损伤预防日”。

公众号:上海市护理学会


期待您的关注与分享!


- 关闭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