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看点】专家论坛:肿瘤患者静脉通路管理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编者按
2017年,《上海护理》杂志精心策划了“专家论坛”和“指南解读”系列专题,围绕“肿瘤护理”相关前沿内容,选择6个肿瘤护理的热点问题进行专家分析和指南解读,欢迎广大护理工作者阅读与关注!
《上海护理》2017年第3期推出的“专家论坛”,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陆箴琦老师,以《肿瘤患者静脉通路管理》为题,阐述了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应对肿瘤患者的静脉通路进行主动评估和合理选择,为肿瘤患者建立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的相关内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期《上海护理》“专家论坛”的精彩看点摘录吧!
肿瘤患者静脉通路管理
关键词:肿瘤患者;静脉通路;管理;护理
随着多学科诊疗模式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推广和应用,更多新型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提高了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了肿瘤患者的预期寿命。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多次化学治疗,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化疗药物为抗肿瘤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大,给药时间长,一旦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将给患者造成额外的生理及心理痛苦。因此,为肿瘤患者建立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严格遵守操作流程,预防相关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肿瘤专业护士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1. 静脉通路装置的选择与评估
目前,临床应用的静脉通路装置种类较多,对于肿瘤患者而言,选择一种既能满足治疗需求,又安全的静脉通路装置至关重要。2016年,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发布的《静脉治疗实践标准》指出,应根据治疗处方或治疗方案、预期治疗的时间、血管特征、患者年龄、并存疾病、输液治疗史、对静脉通路装置位置的偏好和可用设备的护理能力及资源选择适宜患者静脉通路需要的外周或者中心静脉导管。
1.1 治疗方案的评估 患者的病种和病情、治疗的方案和药物、需要接受治疗的时间和静脉给药的方式是选择静脉通路装置的重要依据……
1.2 患者评估 了解患者年龄、机体功能状态、四肢活动情况、意识状态、理解能力与配合程度、近期是否发热、血液生化指标等……
1.3 血管状况的评估 通过对静脉的充盈程度、管径、走向、弹性的评估,以及既往静脉血管的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装置和穿刺部位……
1.4 患者意愿 尊重患者自身对于静脉通路装置的偏好和放置导管的意愿。从患者的角度出发,选择输液工具,是涉及到静脉通路装置选择的重要一步……
1.5 家庭与社会支持 对静脉通路装置的自护能力包括能力水平、观察能力、家庭环境和家庭支持系统……
1.6 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原则 外周静脉短导管适用于无刺激性的药物输注,患者预期的输液治疗时间少于6 d,同时具有可用于穿刺的外周血管。需要长期化疗或输注腐蚀性及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应选择PICC或静脉输液港等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中心静脉通路的装置给药……
2. 静脉通路的建立与维护
2.1 静脉通路的建立 外周静脉穿刺时,成人首选前臂大血管,选择粗直、光滑、无静脉瓣、有弹性的血管。避免24 h内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静脉条件差或静脉穿刺失败后,可借助近红外光谱技术辅助定位,提高穿刺成功率……
2.2 导管的日常维护 每次使用导管或导管维护前,均应进行导管功能的评估,冲管并抽回血确认导管是否通畅。对于持续输注的中心静脉通路,可通过临床症状分辨导管功能……
3. 静脉通路的管理
3.1 建立专业化的置管团队 专业化的静脉通路置管团队是提供标准化输液护理和最佳输液实践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静脉通路护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得到认可……
3.2 应用专科护理指标评价,促进质量提升 医院必须制定静脉通路规范操作流程与技术标准,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采用信息化手段对静脉通路置入、维护、拔管等全过程进行记录,包括对并发症的描述、评估、处理和转归信息,同时结合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案、给药要求,评价输液工具的选择是否规范、合理,从而帮助临床评价静脉通路的护理质量……
3.3 重视患者的教育 护士应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以确保肿瘤患者使用静脉通路治疗的安全性,减少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4. 小结
肿瘤科护士在工作中应建立主动进行静脉评估的理念,基于证据和临床专业知识,结合患者的个人意愿,帮助患者建立最佳的静脉通路。采用专业化的置管团队,应用静脉通路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建立标准的操作流程,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保证患者长期的治疗需求,满足患者临床生理和心理需求。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关注《上海护理》杂志2017年第3期专家论坛。
专家简介
陆箴琦(1972—),女,主任护师,硕士,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主要从事护理管理。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