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看点】指南解读:2014版压疮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及解读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编者按
自2017年起,《上海护理》杂志精心策划了“指南解读”系列专题。2018年,《上海护理》杂志将继续推出“指南解读”专题,欢迎广大护理工作者阅读与关注!
《上海护理》2018年第6期推出的“指南解读”,特邀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徐洪莲、郝建玲老师以《2014版压疮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及解读》为题,对指南更新内容的发布、后续确认及申明解释、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评估等主要内容加以解读。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期《上海护理》“指南解读”的精彩看点摘录吧!
2014版压疮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及解读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压疮预防;压疮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压力性损伤又称压力性溃疡、压疮、褥疮,是临床中影响患者健康结局、又可以被预防的护理问题。压力性损伤临床治疗难度大,护理周期长,医疗费用昂贵,给患者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009年欧洲压疮咨询委员会(European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EPUAP)与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联合发布了第1版《压疮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14年EPUAP、NPUAP又联合泛太平洋压力性损伤联盟(Pan Pacific Pressure Injury Alliance,PPPIA)发布了第2版《压疮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2014版指南),国际压疮学术组织间的合作,有效促进了压疮预防和治疗国际共识的达成。根据EPUAP网站的信息显示,第3版《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有望在2019年发布。2014版指南是目前最权威的指南,共有575项推荐意见,其中循证医学证据A类6项、B类71项、C类498项;明确要做的强正向推荐意见248项,可能要做的弱正向推荐意见293项,非特定的推荐意见34项。NPUAP在2016年、2017年分别就2014版指南中的定义、分期及更新内容做出了一些新的申明和解释,并公布在NPUAP网站上,为了使临床护理人员更好地掌握指南更新的内容,现将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1. 指南更新
1.1 指南更新内容的发布 2016年4月8—9日,在美国芝加哥罗斯蒙特召开了关于压疮定义和分期的学术会议,有超过400名专业人士参加会议并对指南所做出的更新内容进行投票。通过投票决定的更新内容于2016年4月13日在NPUAP官网上发布,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1.1 名称定义更新 压疮更改为压力性损伤,指出压力性损伤是指皮肤和深部软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隆突处,或与医疗设备等相关,其可以表现为完整的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伴有疼痛。……
1.1.2 分期更新 在压疮分期系统中用阿拉伯数字(1、2、3、4)代替罗马数字(Ⅰ、Ⅱ、Ⅲ、Ⅳ),将“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改成了“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去除了“可疑”一词。……
1.1.3 范畴扩大 将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和黏膜压力性损伤纳入压力性损伤的范畴。医疗设备相关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使用用于诊断或治疗的医疗设备而导致的压力性损伤,其外观表现和医疗设备的样式或形状相符合。……
1.2 后续确认及申明解释 2016年8月30日NPUAP官网发布讯息,宣布美国政府和相关专业机构已经认可NPUAP对于压疮名称和定义做出的更新,同时NPUAP也正在努力将这些更新在ICD-11(国际疾病分类支付代码)中予以体现。……
2. 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指南中强调了用敷料来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在手术中受压或经常受到摩擦力与剪切力影响的骨隆突处建议使用聚氨酯泡沫敷料预防压力性损伤。选择敷料时要考虑以下几点:敷料控制微环境的能力;敷料贴敷及去除的难易程度;敷料可定期反复打开,以便于评估皮肤的特性;敷料形态需符合贴敷的解剖部位;合适的敷料尺寸。……
3. 压力性损伤的评估
3.1 结构化风险评估 压力性损伤以预防为主,在预防中要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建议使用结构化风险评估……
3.2 全程化损伤监测 当压力性损伤出现时,在其愈合全程需使用有效而可靠的评估量表,推荐使用Bates Jensen伤口评估工具。……
4. 小结
国际压力性损伤指南每5年更新1次,目前正在使用的、最权威的指南是2014版指南,EPUAP、NPUAP、PPPIA等多个国际压力性损伤学术组织根据最新、最佳的证据不断对该指南的内容进行更新,使指南更完善,可帮助临床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压力性损伤的多样性及其演变过程。2014版指南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告诉医护人员压力性损伤是可以预防的,可通过结构化风险评估发现高危人群,并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通过规范使用预防性敷料,降低压力性损伤的患病率;对已有的压力性损伤运用全程化损伤监测评估工具,及早发现伤口的变化、评估伤口恶化的潜在危险因素、评价伤口的治疗效果,能提高压力性损伤伤口的治疗效果。临床护理实践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现有指南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更贴近临床、更符合医学发展。期待2019年版的国际指南尽早发布,以期能给临床压力性损伤的实践提供更多循证依据。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关注《上海护理》杂志2018年第6期指南解读。
作者简介
徐洪莲(1963—),女,副主任护师,本科,主要从事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理。
更多精彩回顾
想查看更多有关《上海护理》“指南解读”的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健康科普”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指南解读”,即可阅读相关“指南解读”文章哦!赶快动手试试吧!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