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看点】专家论坛:JCI评审对我国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自2017年起,《上海护理》杂志精心策划了“专家论坛”系列专题。2019年,《上海护理》杂志将继续推出“专家论坛”专题,欢迎广大护理工作者阅读与关注!
《上海护理》2019年第4期推出的“专家论坛”,特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护理部主任蒋红以《JCI评审对我国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为题,阐述了JCI评审概述、我国医疗机构参与JCI评审概况、JCI评审对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等内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期《上海护理》“专家论坛”的精彩看点摘录吧!
JCI评审对我国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JCI评审;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为加强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管理与控制,我国开展了多形式的管理活动。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由医疗、护理、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国际专家组成,其组织制订的医院评审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被誉为“全球医院最高标准”,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随着对医疗护理质量的不断重视和对国际化先进管理理念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参与了JCI 评审,以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升。本文结合自身参加4次JCI评审的体会及相关文献研究,浅谈JCI评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1. JCI评审概述
JCI是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简称JCAHO)用于对美国以外的医疗机构进行认证的附属机构,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认可的医疗机构。JCI创立于1998年,我国于2003年首次引进认证。JCI认证可分为5个阶段:引入JCI的理念、进行JCI的基线评估、筹备评估和JCI的正式认证。JCI认证的使命是通过提供教育、出版、咨询和评估服务来改善全球的医疗安全和医疗服务……
2. 我国医疗机构参与JCI评审概况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07家医疗机构通过了JCI认证,其中包括公立医院48家,民营医院59家,且13家为学术型医学中心。纵观历年新增认证医院数据,认证医院数量在2008—2010年曾有过一段小幅快速增长期,在2012—2016的5年间,则呈现出了几近直线型增长的态势。从地域分布而言,JCI认证医院主要集中在沿海各省市。其中,浙江省最多,有19家,北京、上海次之,分别有13家和11家,仅这三个区域的医院就占据了我国JCI认证医院的40.2%……
3. JCI评审对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
JCI评审,从组织结构评价到制度和流程的制订与实施评价,始终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安全管理理念。参与JCI评审,有效促进了参评医疗机构相关措施的落实,对患者安全目标的实现、患者评估的落实、设施的安全管理、医疗途径的拓展及医疗护理服务的延续、质量的持续改进等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3.1 加速了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是医院质量管理的核心。依据JCI评审标准,医院需实行委员会管理体制。委员会主要指行政委员会和医疗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管理医疗事务、处理重大医疗问题、制订并贯彻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协调全院的医疗工作及保证医疗安全与质量。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架构是指在主管护理副院长的直接领导下,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及护士、护理学生组成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以确保医疗过程中的患者安全为职责,通过制订制度、改建流程、确定各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和监控体系,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质量改进,持续完善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与流程,倡导对护理质量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3.2 强化了“以患者为中心”护理质量管理理念的渗透
3.2.1 促进患者安全目标的实现 国际患者安全目标(International Patient Safety Goals, IPSG)是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的首要条件,也是JCI评审的首要内容。其具体内容包括正确识别患者、增进有效沟通、加强高警讯药品管理的安全性,确保正确的患者、正确的手术部位和正确的操作,降低医疗相关感染的风险、降低患者因跌倒受伤的风险等……
3.2.2 强化患者全面评估的落实 患者评估是JCI评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诊疗护理的基础。有效的评估可确保患者能及时和持续地接受相关诊疗护理(包括紧急治疗护理、选择性治疗护理或计划性治疗护理)。参评医院日常护理评估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如护理评估不系统、欠全面,缺少社会心理评估、营养风险筛查及康复需求评估,未将疼痛评估作为常规评估内容等,均通过JCI评审得到了有效促进和提升……
3.2.3 强调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权利,促进健康教育模式规范化 是否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权利、是否注重患者教育是JCI评审的核心内容之一。患者和家属的权利是医院、员工和患者及家属之间所有联系的基本要素。JCI评审促使医疗机构通过患者协作、广泛参与制订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程序,进一步明确了患者的权利。相关医疗机构也相应增加了语言和宗教信仰服务,加强了对患者及家属的精神、文化和情感需求的关注,重视在护理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促使医护人员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满足患者个性需要的本质;着力减少患者就医时的身体、语言、文化和其他障碍,贯彻尊重患者及家属的个人价值观、信仰、隐私权和知情权,使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明显增加……
3.3 鞭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3.3.1 通过不良事件上报促进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主要体现在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确保患者安全。JCI评审标准强调鼓励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与持续质量改进。参与评审的医疗机构通过建立自愿、非惩罚性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完善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使护理人员主动上报率有所提升,并通过持续质量改进项目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了患者的就医安全……
3.3.2 在评审标准中体现持续改进 JCI评审标准本身也体现了不断更新、持续改进的理念。针对手术核对和确保手术安全,JCI标准从第1版的病区术前检查、手术部位标记、术前确认程序(time out)到目前第6版增加了术后清点确认程序(sing out),持续改进的评审标准也使得手术安全得到全方位保障。在JCI评审方法之一的现场评审中,评审官们采用跟踪法,常常针对发现的问题深入挖掘,跟踪调查、分析问题本质……
4. 小结
JCI评审标准深入贯彻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无论在医疗机构的组织结构、制度制订、流程改造方面,还是在患者评估、转运交接、手术(以及有创检查)安全等各方面,均体现了整体护理的理念。我国各医疗机构可以在借鉴JCI评审标准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并进行本土化改进,制定符合国内护理质量管理标准的本机构护理发展规划,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服务于细微之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以尊重患者的权利和需求,保障患者的安全为宗旨,关注患者的感受;完善系统化、信息化的患者评估体系,落实国际患者安全目标;通过多团队合作实现患者在医疗过程中无缝交接、安全有效的用药管理等,构建符合各医疗机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安全、人文的护理服务。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关注《上海护理》杂志2019年第4期专家论坛。
作者简介
蒋红(1961—),女,主任护师,本科,主要从事护理管理。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上海护理》“专家论坛”的护理学术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专家论坛”,即可阅读相关护理学术文章!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来源:《上海护理》2019年第4期
审阅:庹焱
文字编辑:裴艳
版式编辑:张梦佳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